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南县二二八纪念碑
臺南市新營區二二八事件紀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造型
台南县二二八纪念碑外围为拱形凉亭,以石板道连接碑体及背后的大草坪[1]。碑体分为称为“望夫门”的主体、与名为“族群融合”的青铜艺术[2][3]。
主体高度27米,顶端9米为母亲抱婴儿、倚门引颈形象的青铜塑像[2][3]。此像曾被建造商以安全为由,改成贴近门边[4]。塑像上下则各为代表未来新希望的结穗稻米、及象征吃苦耐劳的蕃薯[2]。塑像下为18米的钢筋混凝土,并且以180度扭曲以象征过去被扭曲的台湾史[2][3]。

主体背后为高6米的台湾四大族群塑像,有臂夹稻米的平埔族妇女、肩扛香蕉的闽南壮汉、手持甘蔗的客家农妇、右肩荷枪与胸插玉兰花的外省军人[2]。其塑像的“爱与尊严”、“二二八纪念碑”大字分别为书法家王英雄、陈秋野书写[5]。除有纪念碑文,落成后于1999、2004年刻上台南县受难者名单[3]。
建立
1993年2月28日,台南县二二八关怀联合会在新营市圆环游行,由目睹二二八事件的新营镇前镇长沈义人(原名沈琼南)演讲,并为建立纪念碑作象征性的动土仪式[6]。之前调查,黄妈典就于1947年4月22日在新营圆环遭处决[7]。
1995年1月4日,台南县二二八纪念碑筹备会议,通过选择将纪念碑设于新营,理由为新营市牵扯的事件人数最多、且为台南县县治[8]。如当地医师沈乃霖就因该事件入狱[9]。2月17日,以地大、绿地多、交通与停车方便、平日人潮多等而具社教意义等优点,通过以新营体育场的西北侧为建碑地[10]。整体工程委由成功大学教授林宪德规划、建筑师卓建光设计监造[3]。1995年9月24日,动工[2]。土木、与雕像分别耗资新台币336万元、888万元[5][11]。
施工期原定90个日历天,但土木承包商认为碑体在弯曲上施工困难,而要求展延[5]。之后,1996年2月2日安装“望夫门”雕像时,负责雕像设计的谢栋梁察觉位置与原设计不符,由县政府民政局礼俗文物课长李世雄命承包商改回原位[4]。整体工程拖到2月17日才复验通过[11]。
1996年2月28日和平纪念日,上午9点30分,由县长陈唐山和副议长周五六共同主持举行启用典礼时,总统府参议黄崑虎、立委谢锦川、国大代表颜耀星、遗族代表蔡士上、王克绍、沈义人、沈乃霖、沈登渊等人参与[12]。
台南县市合并后,2011年和平纪念日,台南市政府先于安平区的台南市二二八纪念碑举行,明年再轮到新营区的台南县二二八纪念碑,以两处轮办作处理[1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