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琉球狐蝠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琉球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为一种分布于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台湾岛的大型蝙蝠,展翼可达1米,身长约20公分,体重350至550公克。其并不使用超声波定位,而是依照视觉与嗅觉寻找食物,以植物的果实、花朵、嫩叶为主食。住在树上,而非阴暗的洞穴。由于数量稀少,于琉球及台湾都列入保护。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琉球群岛。[2]
Remove ads
保护
-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亚种
概分5类:[3]
- 鹿儿岛亚种(P. d. dasymallus/エラブオオコウモリ)
- 主要被称为永良部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 dasymallus),分布于恶石岛、口永良部岛、宝岛、中之岛、平岛,为栖地最北之亚种,被日本列入天然纪念物。
- 冲绳亚种(P. d. inopinatus /オリイオオコウモリ)
- 主要被称为折居氏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 inopinatus),分布于琉球群岛冲绳本岛以及其周围小岛,琉球特有亚种,被列入日本天然纪念物并列入日本“国内稀少野生动植物种”。
- 大东亚种(P. d. daitoensis /ダイトウオオコウモリ)
- 主要被称为大东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 daitoensis),分布于琉球群岛北大东岛和南大东岛,琉球特有亚种。
- 先岛亚种(P. d. yayeyamae /ヤエヤマオオコウモリ) =
- 主要被称为八重山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 yayeyamae),分布于琉球群岛西南方的宫古列岛和八重山列岛,琉球特有亚种。
- 台湾亚种(P. d. formosus /台湾狐蝠)
- 主要被称为台湾狐蝠(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原先发现主要分布于台湾台东县绿岛,于高雄、花莲、台东、宜兰以及兰屿都是零星发现。原先于绿岛数量众多,1970年代在绿岛约有近千只,但是自从捕捉以及绿岛栖地的恶化(如砍伐原始林、种植防风林),绿岛居民已有许久未见过狐蝠,因此已列入台湾濒临绝种野生动物名单。[4]Gould 于1873年命名。分布于台湾岛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5][6]
- 1994年:于宜兰防风林发现一只个体,但是极有可能来自琉球。
- 1990年代:保育专家于绿岛严密观察,并未直接发现任何一只野生狐蝠,仅发现一只疑似狐蝠飞越天际,另一为当地民众饲养。
- 1990年代:于花莲目击约有4只狐蝠,来源不明且无法取得食物,网捕到一只后来送往台北市立动物园,其余可能已饿死。
- 2005年:台北市立动物园研究团队于绿岛密集观察,发现三只野生狐蝠。(2010年林务局的记载,则发现有4只野生狐蝠)
- 2006年10月11日:于花莲县凤林镇田间发现一只野生狐蝠,研究人员给它戴上卫星发报器并起名“蝠小兰”野放光复乡,但后来失联。
- 2009年4月:台北市立动物园研究团队在绿岛观察到母蝠抱着幼蝠,显示绿岛族群足以繁殖。[7]
- 2009年7月:台北市立动物园保育研究中心技正陈湘繁博士于龟山岛首度发现狐蝠族群,数量达20只。[8]
- 2020年:于花莲市美仑溪畔发现稳定族群。[9]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