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湾省通志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湾省通志馆中华民国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的前身,是以编纂台湾省志书为目的而成立的机构,其成立之原由是台湾省参议员吴石仙在1948年1月10日上书台湾省主席魏道明表示希望设立一编史机构来处理台湾尚未编有省志的问题[2]。之后台湾省政府依据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之〈修志事例概要〉,在1948年4月16日经第46次台湾省政府委员会议通过〈台湾省通志馆组织规程〉后,正式在1948年6月1日成立台湾省通志馆,首任馆长为林献堂,并借用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中国广播公司前身)台湾广播电台广播大厦底层余室办公,不过到了隔年7月该馆便改组成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今改制为国史馆台湾文献馆[1][3][2][4]

事实速览 台湾省通志馆, 机构概要 ...
Remove ads

组织编制

台湾省通志馆置馆长1人、副馆长1人,另有顾问委员会17到25人,编纂11人(其中一人为总编纂,可由副馆长兼任),协纂6人,秘书2人(其中一人为主任),馆员8人,雇员6人,会计员1人,有需要可在另外聘请特约编纂5到11人、临时书记5到10人[2]

馆内又细分成四组[2]

更多信息 名称, 职掌 ...

另外该馆设有顾问委员会,其组织规程于第53次台湾省政府委员会议(1948年6月4日)临时讨论事项中通过,置有主任委员1人、委员24人、采访员7到17人[2]。主要工作是协助与计划通志馆进行事宜、供给资料与审议志稿等,内部亦分成四组[2]

更多信息 名称, 职掌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