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兴贤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此书院前身为嘉庆十二年(1807年)五月十九日建立的文昌帝君庙[1]。今址为彰化县员林市三民街1号[2],街道附近属中正里[3]。
道光年间,广东潮州饶平廪生邱海来到台湾,初居永靖苦苓脚的秀才邱翠英[a]宅第,后迁此祠定居并设私塾,收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今员林市、大村乡、埔心乡、永靖乡、社头乡)学子[1]。邱海将所得银两重修文昌祠,供给月课奖助学生[1][4]。他病逝于员林[4][5][6],所有财产捐赠此祠[4][5],留下八甲多的学田[6]。
光绪七年(1881年),秀才邱翠英、萧贞吉、赖万青、江登甲、陈有光等发起募捐,得款募捐三千元改建成为兴贤书院[4][5]。 改建完成后,众人同意始设管理人制度,而当时在授业学生就已达一、二百人[5]。首任管理员为大村的赖绳武[4]。
1909年,台湾实施土地所有权时,议决庙名改称“寺庙兴贤书院”登记[4]。1918年,登记的宗教类别从儒教改为道教[1]。1924年第二任管理人张清华任内[4],员林街长借用兴贤书院部分土地作员林公园[5],共强制出借二甲产权[6]。1926年,黄溥造与文友林天爵[b]等人创立兴贤吟社,按月课诗[1]。书院曾盛极一时,成为昔时燕武三堡文人雅士会聚之所[5]。日本政府纪录当时庙一轩及附属十八轩,登记信徒约有一百人,由信徒大会选举管理人,再由管理人推举评议员,管理人代表兴贤书院对外行使职务[6]。
太平洋战争时栋宇倾圯、丹青剥落,兴贤吟社老成凋谢[1]。1953年,耕者有其田,庙方失去七甲余学田[4]。1950年代整修时,换新楹换大柱改盖安全瓦[5]。战后到1970年代之间,因书院没有合法管理人,未能落实管理,以致出现了难解的占住户问题[6]。书院大殿曾被住户围起隔板改成厨房餐厅,于右任的柱联也被钉子木板遮盖[10]。
约1980年代,寺庙兴贤书院管委会将员林公园及兴贤书院纳入管委会财产[11]。九二一大地震,列为三级古迹的书院正殿及拜殿全部倒塌[4]。同年11月1日,管委会开会决定在拜亭先建简易建筑,供神像遮蔽,等内政部处理是否解除或维持古迹,再设法作进一步建设[12]。镇长许琼聪在同月18日同意重建[11]。
2000年1月3日,内政部核定文物清理纪录费新台币一百五十万元,5月委托中原大学办理文物清理与保存工作,10月21日追加预算核定补助500万元。2001年1月完成清理工作,清出文物达七百多件,堪用部分达百分之七十,存于员林果菜市场,并在3月委托中原大学办理清理文物整修维护计划。但因文物存放果菜市场铁皮屋内,环境不良,经由县长翁金珠多方协助,营建署提供员林国宅空屋作免费存放,于2002年3月完成借用手续,同月27日在员林国宅展出保存成果展。6月,公开评选委托曾文吉建筑师事务所办理兴贤书院设计监造,至年10月设计书图完成,送请专家学者审查并办理发包。[4]
2003年1月动工[6][9]。为了解决十三户的占住户问题,兴贤书院管委会打官司,在2003年6月20日管委会再度开会决议,给占住户每坪三万元的搬迁补助费,预估花七、八百万元[6]。2004年10月15日,监委黄勤镇与林钜锒在县府民政局副局长粘振裕陪同下,前往现场查看,目睹整座书院只剩左厢房一道圆型通道[13]。2005年4月15日进行上梁仪式,由彰化县长翁金珠到场点梁,管委会主委张次郎主祭[9]。11月举行入火安座大典[14][15]。但当时围墙、周边景观、公厕等还未完工,引发居民不满[14]。彰化县文化局初验发现神龛座面砖也不平整,待包商改善后,次年1月16日天再重新安座,由县长卓伯源主持[15]。
Remove ads
文物

建筑格局为坐北朝南[5]、两进式[1][5]。左侧惜字亭名曰“敬圣亭”[1]。正殿墙壁用寸二砖斗砌法建造,土角依稀可见[1]。右、左侧护龙分别为日治、清治建筑[9]。前院丹墀的御路石雕,使用剔地起突法,龙身浮起于云海之间[5]。栏杆座中石狮一对、桃形望柱一对,为孔庙建筑形制,在书院建筑上为少见[1]。大门上述说忠孝仁义故事的彩绘为艺师陈敦仁作品[16]。
正殿中门楣安著木匾,刻着“兴贤书院”四字,“贤”字右上的“又”写成“忠”[1]。两侧上有“文运亨通、昌期际会”及“贤闾圣域、兴诗立礼”的门联,及于右任手书“日月发悬神通应极三千界、河山一统文运重开亿万年”[17]。殿虽为单檐,然内部颇高敞[5]。文昌帝君神像两旁的雕刻门篱在1997年遭窃[18]。
在1998年记者介绍时,正殿横梁上挂有书院教席林天爵在1925年题名的“瑞光联斗”匾额。梁柱为三通五瓜,具有狮座、双龙雕、鳌鱼、雀替、花鸟、唐草、杂八宝木雕,及彩绘有兰花、唐草、鸟雀等。梁柱等结构建筑于1952、1953年两度大修,柱上刻写着五副对联。神桌上供奉文昌帝君神像,陪祀有文护法孔明、武护法关羽,前有仓颉香座。神龛上方有林天爵书写的“宏开景运”木匾。神龛木雕,本来代表“一路连科”的莲花丛中栖鹭鸶”,和暗示“喜上眉梢”的喜鹊跳跃梅树,皆在1997年4月被窃。左步通墙边设一神龛,奉祀邱海先生禄位,其木牌上刻“兴贤书院经始纪念”,右边写“昭和三年”,左边写“戊辰春月”。步通右边上悬一铜钟,下有一皮鼓,都是1928年订制。[1]
Remove ads
祭祀

员林、永靖、埔心、大村等乡镇的高中职及国中校长会来此祠作祈福活动并担任陪献官[19]。祭祀依照古礼,念疏文并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是“与祭”,分为献花、献酒、献果、献馔[20]。
庙方也为台湾文昌书院联谊一员,在农历二月初二文昌帝君诞辰时会办联谊,2017年时轮到主办[21]。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