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艋舺公园
臺灣台北市萬華區的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命名
艋舺公园位于万华区,原名万华十二号公园,取万华原地名“艋舺”为名。艋舺亦作“文甲”、“蟒甲”、“蚊甲”、“莽葛”,意为独木舟或独木舟聚集处,为台湾原住民语“Moungar”之音译。古代万华为原住民乘独木舟于万华一带贸易运输,汉人遂以艋舺为地名。
地理位置
公园北面隔广州街与艋舺龙山寺相接;西面为西园路,南面隔和平西路三段与龙山商场、万华区行政大楼相望;东隔和平西路三段109巷,与西三水街市场相望。
历史
1740年(乾隆5年)艋舺龙山寺完工,由于风水上地形为“美人穴”,遂于寺前开凿一莲花池,形成所谓“美人照镜”。
1924年(大正13年)艋舺龙山寺整修,并于此地兴建公园,以龙身喷水池作为镜池。
1927年(昭和2年)开园,称为龙山寺公园,为众多台北市战前规划的大型都会公园之一。
1992年(民国81年),台北市政府回复该用地为民俗公园。
1995年(民国84年),市府委托罗墀璜建筑师事务所规划本公园。
1999年(民国88年)2月14日开工动土,由马英九市长主持。费时6年,
2005年(民国94年)1月22日启用。
空间使用
地下一、二楼为地下街。
地下三、四楼为停车场。
北侧为星象志。
南侧为捷运龙山寺站、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捷运龙山寺站(1号出口)租借站。
西侧为地下停车场车道出入口。
侧其余三面由ㄩ字型的回廊。
中央为公园树木绿地区;取艋舺龙山寺之龙字,作为设计要素;并设有龙型船雕塑(位于回廊)、美人照镜池(位于星象志旁,又名佛祖之镜)等艺术作品。
三大广场
本公园有三大广场
- 庙埕广场
- 西三水街广场
- 南侧广场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