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达·亨德尔

波兰裔英国小提琴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達·亨德爾
Remove ads

艾达·亨德尔女爵士,CBE (英语:Ida Haendel,1928年12月15日—2020年7月1日[a][2][3]),是一位波兰小提琴家,20世纪最著名的女性演奏家之一[b]。亨德尔自小便以演奏神童身份闻名,逾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作育英才无数。

事实速览 艾达·亨德尔Ida Haendel, 演奏者 ...

生平

早年

1928年,艾达·亨德尔出生于波兰海乌姆一个犹太家庭。3岁时,她拾起家中的小提琴把玩,其演奏天赋亦由此展现。1933年,5岁的亨德尔以神童之姿摘下华沙音乐院的比赛金牌[c][4],以及第一届的胡伯曼奖(Huberman Prize)。在1935年的维尼奥夫斯基大赛中,她的能力已足以与奥伊斯特拉赫内弗分庭抗礼[5]。此时已名声远播的亨德尔选择暂时沉潜,前往伦敦弗莱什·卡罗伊习琴之外,也在巴黎乔治·埃内斯库学习。

职业生涯

1937年,亨德尔在伦敦与亨利·伍德合作,这是她的伦敦初登场;伍德将其比拟为欧仁·伊萨伊的高规格评价,使亨德尔收获了世界性的肯定[6]二战期间,她在兵工厂内为英、美联军演奏,也出席了米拉·赫斯英语Myra Hess在国家画廊举行的演奏会[7]。1949年,亨德尔于赫尔辛基演奏让·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之后,收到作曲家本人的来信。“您在每一个方面都无懈可击,”西贝柳斯并补充,“我为自己感到庆幸,我的作品能够由如此高水平的演奏者进行诠释。”[8]1952年至1989年间,亨德尔固定居住于蒙特利尔,与加拿大音乐社群有良好的合作,此外她定期在欧洲巡回,也前往南美洲、亚洲演出。1973年,亨德尔受邀前往中国,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首位获准在中国演出的西方艺术家[9]

2006年,亨德尔为教宗本笃十六世演奏,地点位于别具意义的奥施维茨-比克瑙集中营[10]

历来与亨德尔合作的指挥家包括:比彻姆博尔特古森斯英语Eugene Aynsley Goossens萨金特明希克伦佩勒索尔蒂阿什肯纳齐海廷克库贝利克拉特尔⋯⋯等。其中,与谢尔盖·切利比达奇的合作较他人更为密切。

在教学方面,亨德尔的音乐与演奏启发了数代后进演奏家,著名者包括安娜-苏菲·穆特大卫·加勒特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等人[11][12]。她亦频繁出席大赛评审,如:西贝柳斯、弗莱什、布里顿等国际级赛事。2011年,亨德尔返回故土波兰,担任维尼奥夫斯基大赛的评审团主席[13][14]

逝世

2020年7月1日,亨德尔于美国佛州彭布罗克公园的一处安养机构离世,享年91。家属表示,晚年的亨德尔为肾脏癌所苦[15][16]

作品

自传

《Woman With Violin》,1970年,ISBN 9780575004733

商业录音

在亨德尔逾七十年的演奏生涯当中,录音活动未曾间断。她所录制的作品包括贝多芬、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西贝柳斯等人的协奏曲,以及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等。亨德尔主要的品牌则有EMI、和谐世界(Harmonia_Mundi)等。

亨德尔曾表示对德奥音乐特别有热情[17],但除了上述的作品之外,她亦接触巴托克、布里顿、沃尔顿达拉皮科拉佩特森等当代作品。

影视作品

  • 《Ida Haendel: A Voyage of Music》,1988年
  • 《I Am The Violin》,2004年
  • 《Ida Haendel: This Is My Heritage》,2011年

获奖与荣誉

轶事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