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芙蓉国会议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芙蓉国会议席马来西亚的国会下议院议席之一,选区位于森美兰州芙蓉县内,于1974年创设至今,国会选区编号为P128。目前其下有六个州议席,分别是良冷英语Lenggeng (state constituency)(N9)、汝来英语Nilai (state constituency)(N10)、罗白英语Lobak (state constituency)(N11)、沉香英语Temiang (state constituency)(N12)、小甘密(N13)和安邦岸英语Ampangan (state constituency)(N14)。现任芙蓉国会议员为陆兆福,来自希望联盟民主行动党

事实速览 芙蓉(P128), 国家/地区 ...
Remove ads

历史

主要内容

芙蓉国会议席于1974年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重划选区时创立,其前身为芙蓉东区国会议席英语Seremban Timor (federal constituency)。自芙蓉国会议席创立以来,该选区由马华公会民主行动党轮流当选,其中马华公会获胜5次,而民主行动党共在6次大选和1次补选中得胜。

1974年大选时,行动党创始人兼全国主席曾敏兴在芙蓉国席对垒马华公会森州联委会主席王成就。曾敏兴与王成就曾于上届大选在芙蓉东区国席交手,最终曾敏兴以5,402张多数票当选。此届大选王成就卷土重来,再度挑战曾敏兴。在此前,王成就于1973年8月6日当选为马华公会副总会长[3][4],8月13日内阁进行改组后出任交通部副部长[5]。王成就也曾任森美兰业务篮球总会会长、罪犯释放援助会主席、森州中华总商会董事等[6]。在此届大选前不久,马来西亚与中国于1974年6月1日正式建交[7],王成就当时以马华公会代表身份随行首相访华考察[8],因此其声望甚高。尽管如此,王成就在此届大选依旧不敌曾敏兴,曾敏兴以3,339张多数票当选为芙蓉国会议员。1978年大选时,芙蓉国席的华裔选民占约63%。曾敏兴继续代表行动党上阵芙蓉国席,马华公会则委派新人颜光星对阵。颜光星当时为牙科医生,来自马六甲野新。[9]最终曾敏兴成功以更大的差距,即8,073张多数票打败颜光星,蝉联芙蓉国会议员。

Thumb
李三春

直至1982年大选,时任交通部长兼马华公会总会长李三春舍弃胜选两届的昔加末,角逐芙蓉国席[10][11]。事缘时任八打灵英语Petaling (federal constituency)国会议员兼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之前曾向李三春发出公开挑战,要求李三春与他一同到华人占大多数的选区一决胜负,以展示马华公会有资格代表马来西亚华人[12]。但林吉祥最终却不应战,选择返回其旧选区马六甲市区,以直接对垒已跳槽至马华公会的前行动党政治局主任陈德泉[13][14]。芙蓉国席则交由曾敏兴守土,成为两党主席之间的龙头战,备受瞩目。前行动党政治教育局主任丘光耀认为,当年李三春之所以选择到芙蓉区竞选,是因为该区是林吉祥所列出选区中华人比例最低的,占约60%,较易让马华公会取得政治突破,且实际上林吉祥在4年前也曾发出过类似挑战[15],李三春先前已做了大量的选民搬迁工作,其移师芙蓉并非仓促之举。[16]:398-399该届大选芙蓉国席选情激烈[17],尽管曾敏兴的口碑和服务不错,但李三春以争取华裔权益和芙蓉当地发展作为其竞选课题取得了成效[18]。此前因党争被开除党籍的王成就重新回归马华公会,并公开支持李三春竞选,也为其壮大声势[19]。李三春也呼吁选民让马华公会拥有足够的政治代表权,否则将如手被缚绑难以发挥全力[20],宣传上的成功为马华公会赢获不少支持。加之当年大选董教总提出“三结合”策略,即结合执政党的华人政党、反对党和华团三股力量,以期进入政府体制来捍卫华文教育权益,这对身为反对党的行动党不利[21]。最终在三次重新计算票数后,李三春确认以845张多数票险胜曾敏兴,首度为马华公会攻下此行动党强区[22][23]。一般认为李三春身先士卒的勇气和诚意获得了选民的肯定[24],所以华人社会愿给李三春机会以实现其政治理想,这也让马华公会在该届大选高奏凯歌,角逐的28个国会议席中共赢得24席[25]。4月29日,时任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的新内阁阵容出炉,李三春继续担任交通部长一职[26]

但在18个月后,李三春于1983年10月10日正式辞去芙蓉国会议员一职,触发芙蓉补选[27][28]。在早前的3月20日,李三春就突然宣布,他将于5月1日辞去马华公会总会长、交通部长和马华公会森州联委会主席职务,从此退出政坛[29][30][31]。当时他也宣布将辞去仅剩的芙蓉国会议员,但马华公会最终于9月17日才接受其国会议员辞职决定[32][33][34]。由于当时正值李三春政治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李三春却选择急流勇退,辞去所有要职,举国震惊[35]。时至今日李三春的引退理由依旧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36][37]:254-260[38]:211-218这场补选由曾敏兴对垒马华公会芙蓉市议员郑丽敏[39]。这次补选共有60,899民选民,和1992年大选相比增加了160名,选民比例华裔占61.91%、巫裔占22.04%、印裔占15.52%、其他种族0.53%[40]。其中时任森美兰州务大臣莫哈末依萨英语Mohd Isa Abdul Samad更在11月17日警告选民若把票投给行动党将取消芙蓉的发展计划,使行动党认为其不断恐吓选民已经抵触选举法令,要求对他采取法律行动[41]。最终芙蓉补选曾敏兴以6,393张多数票胜出[42]

1986年大选时,芙蓉选区一分为二,其中亚沙区独立成新国会议席,也使芙蓉国席的华裔跌至56.6%,巫裔占30.9%,印裔11.4%以及其他种族0.9%[43]。当时原本陈群川有意转移选区至芙蓉竞选[44],但之后改由前劳工党领袖严慈忠参选。行动党则继续派出曾敏兴守土。最终曾敏兴成功以1,064张多数票惊险胜出[44]。过后严慈忠也要求选举法庭重新计票[45],但高庭最终下判成绩合法[46]

1990年大选开始后至2008年一直由马华公会候选人胜利。严慈忠在1990年以77张多数票成功扳回一城击败曾敏兴。1995年大选则由韩春锦以18,235张多数票击败行动党的李银芳和回教党的依斯赫末阿里斯。到了1999年2004年大选年大选,行动党派出名不经传的李鹏辉与钟仁隆出战,同样被马华公会的韩春锦以绝对优势的多数票成功继续守土。[47]

2008年大选时反风大吹时,行动党一度面对无法在当地找到适合候选人,并还要求兴权会出战,但遭拒绝。最终行动党在该届大选派出老将约翰费南迪哀兵上阵,马华公会候选人尤绰韬最终以3千948票败给约翰费南迪,使行动党再次夺回失去18年的芙蓉。[47]

2013年大选时,行动党森美兰州主席陆兆福亚沙转移选区至芙蓉。[48]马华公会方便则由森美兰州主席姚再添英语Yeow Chai Thiam出战,延续了双方2008年大选在亚沙进行的“双王对决”[49]。此届大选也创下历来最多候选人的五角混战纪录,其他参选的另3人包括原任行动党议员约翰费南迪,代表伊斯兰阵线的阿都哈林及退休人士布江。芙蓉马华公会区会推荐的候选人人选因被忽略而使区会基层恫言不助选,但对马华公会候选人不造成大影响。[47]。最终陆兆福以12,553张多数票击败其他4位候选人。[50]

2018年初,马来西亚选举委员会重划选区,芙蓉国会议席亦有受到影响。[51]原属于小甘密州议席的拉杭,以及安邦岸州议席的拉杭东区和拉杭花园投票区被划分至亚沙国会议席下的拉杭和龙城(前称新那旺,仅拉杭花园)州议席。[52][53]此次选区重划也使芙蓉国席的巫裔选民比例大幅上升[54]2018年大选时,陆兆福继续获得党委派守土。至于马华公会方面,时任该党总会长廖中莱早于2017年12月31日便宣布由时任马华公会青年团总团长兼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上阵芙蓉国会议席。[55][56]伊斯兰党则委派该党芙蓉区会理事沙里夫丁上阵。[57]张盛闻在任期间协助许多华教课题如解决师训、临教及华小师资不足问题,并推动芙蓉当地文创,通过非政府组织举办活动与年轻人接触。在此届“王对王”对决中,行动党候选人陆兆福最终以30,694张多数票成功击败其他两位候选人。[58]5月18日,陆兆福被新任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委任为交通部长。[59]

Remove ads

历届代表

更多信息 届数, 年份 ...

州议席演变表

更多信息 国会议席, 州议席 ...
Remove ads

选民结构

芙蓉国会议席族群结构比率(2018)

  巫裔(49.58%)
  华裔(36.87%)
  印裔(13.19%)
  其他族群(0.36%)

根据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采用的《2017年第四季度选民册》,芙蓉国会议席共有110,168名可投票注册选民,其中巫裔占49.58%、华裔占36.87%、印裔占13.19%,以及其他族群占0.36%。[63]

更多信息 芙蓉国席各族群选民总览(按百分比), 选区编号 ...

2013年大选时,芙蓉国会议席共有102,305名注册选民。2018年大选时国席增加了7,863名选民,增幅达7.69%。以族群所占选民数百分比而言,巫裔增长了5.89%、华裔减少4.21%、印裔减少0.49%,以及其他族群减少1.19%。

更多信息 芙蓉国席选民变化(按百分比), 大选 ...
Remove ads

投票区

根据2018年3月30日颁布的宪报,芙蓉国会议席共分为41个投票区。[68]提名中心与计票中心则位于芙蓉州大厦(Wisma Negeri)A栋底层多元化礼堂。[69]

更多信息 州议席, 投票区 ...
Remove ads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2004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95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90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86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83年11月19日: 芙蓉补选 原任国会议员李三春辞职, 政党 ...
更多信息 1982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78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更多信息 1974年马来西亚大选, 政党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