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苦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苦龍
Remove ads

苦龙学名:"Gadolosaurus")是个蒙古上白垩纪鸟脚下目恐龙,目前是个非正式名称。虽然这个名称是在1979年出现,但因没有正式的描述,所以目前的状态是无资格名称。苦龙首先出现于一位日本古生物学家的书本中[1],用作为一幅幼年恐龙骨骼相片的标题。这个小型的幼年个体只有约1米长。这副身体骨骼是由苏联放在日本展览的。表面上这个名称是来自鸭嘴龙科西里尔字母日文翻译,而非有意成立一个新的属[2]

Thumb
苦龙的骨架模型,目前被归类于阿斯坦龙的未命名种A. sp.

由于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所以没有吸引很多专业的研究。但是,苦龙这个名称仍出现在很多的书本中。在1982年,唐诺·葛勒特(Donald F. Glut)指出苦龙是属于禽龙类或鸭嘴龙科,坐骨没有隆起(一种赖氏龙亚科的特征),而认为它们是谭氏龙山东龙的幼年个体[3]。在1983年,大卫·兰伯特(David Lambert)将它分类为禽龙类[4],但却在1990年改为提出它们是阿斯坦龙异名[5]。在2000年,大卫·诺曼(David B. Norman)及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描述了可能是苦龙的同一动物,但没有命名。这副体骨骸是在1970年代由苏联及蒙古的考察队发现,被列为阿斯坦龙的一部分,但是仍正在进行研究,而近年更发现更多的相关骨头。这些骨头是在蒙古的Baishin Tsav发现,并临时认为是属于森诺曼阶[6]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