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矛斑蝗莺
蝗莺科蝗莺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矛斑蝗莺(学名:Locustella lanceolata)为蝗莺科蝗莺属的鸟类。

Remove ads
分类
属名Locustella源自拉丁语,是locusta(意为“蝗虫”)的指小词,这是指黑斑蝗莺和同属其他一些物种的鸣唱声。[2] 种名 lanceolata在拉丁语中意为“矛形”,指的是它胸部的条纹。[2]
分布与栖地
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四川、湖北、江苏、广东、海南、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3]它的繁殖范围从俄罗斯东北部横跨古北界至日本北海道北部。这种鸟类是迁徙性鸟类,冬季会迁徙至东南亚。
这种小型雀形目鸟类栖息于有较厚灌木或树木的草地,通常靠近沼泽或湿地空地。它们在草丛中的巢中产下五颗蛋。这种鸟在西欧为罕见的迷鸟。设德兰群岛的费尔岛是观察这种难以觅见的迷鸟的最佳地点之一。
描述
这是一种小型莺类,成鸟的背部带有条纹的棕色,腹部为灰白色,并有像矛头一样的小条纹,这些条纹也出现在尾下覆羽。雌雄鸟外观相同,与大多数莺类一样,但幼鸟的下部颜色较黄。像大多数莺类一样,它是食虫性鸟类。
这是一种隐匿性强的鸟类,除了在鸣唱时,极难看见。它经常在草丛和低矮的植被中爬行。
它的鸣声与同属其他物种一样,是单调的机械式昆虫声,通常在黄昏时发出。
目前记录有两个亚种:L. l. lanceolata (Temminck, 1840)和L. l. hendersonii (Cassin, 1858)。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