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草鸮

草鸮科草鸮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鴞
Remove ads

草鸮学名Tyto longimembris),属于鸮形目中两科之一的草鸮科。它们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2]

事实速览 东方草鸮, 保护状况 ...

虽然一些权威机构认为这种鸮与非洲草鸮(T. capensis)是同种,但另一些机构则认为它是一个有效的物种。[3]

Remove ads

描述

草鸮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鸮,大小类似于仓鸮。成年雄性体长从32至38 cm(13至15英寸)起,而较大的雌性体长可达35至42 cm(14至17英寸)。翼展约为100至116 cm(39至46英寸)。雌性体重为460 g(16 oz),而雄性体重为400 g(14 oz)。[4][5][6]它们的上半部分为深棕色或棕褐色,带有浅色斑点。它们的翅膀上有黑色和棕褐色的条纹,喙非常淡,腿部有羽毛,眼睛为深棕色。像所有草鸮属的鸮一样,它有一个心形的脸盘,边缘为棕褐色并带有白色。

亚种

  • T. l. longimembris:分布于印度至印度支那半岛、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
  • T. l. chinensis: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云南东南部至江苏)和越南。
  • T. l. pithecops:台湾特有亚种。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地带的草生地,由于远看时脸部长得像猴子,常被叫作“猴面鹰”,是台湾唯一的地栖型猫头鹰。2008年草鸮已经被列为第一级濒危的保育物种。[7]
  • T. l. amauronota:分布于菲律宾群岛。
  • T. l. papuensis:分布于新几内亚。[8]

叫声

草鸮的主要叫声类似于许多其他草鸮属鸮。一声响亮的嘶嘶尖叫声,但草鸮的尖叫声比仓鸮更响亮,但比面罩鸮安静。

狩猎

草鸮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尤其喜好捕食鼠类。[9]在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研究表明,最常见的猎物是长毛鼠蔗鼠。猎物是在空中飞行时被发现的。鸮用其长腿穿透密集的地面覆盖物并抓住猎物。

繁殖

每年7到10月及12月到隔年4月是它的繁殖季节,每窝约产4至6颗蛋[9]

栖地

这种鸮喜欢高草原和沼泽地。栖息区域包括在沼泽植被中形成的“隧道”系统内的压平植被。巢穴也位于类似的环境中。

通常天黑后才会出来活动,天亮前返回栖地休息,是典型的夜行性鸟类。

分布

草鸮生活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台湾、[1]新几内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主要在昆士兰)和西太平洋地区。

保护状况

草鸮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无危”物种,主要因为其广泛的分布范围。然而,在澳大利亚,草鸮在《新南威尔士州濒危物种保护法》(1995年)中被认为是易危物种。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