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荒诞主义

哲學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荒诞主义
Remove ads

荒诞主义(法语:absurde;英语:absurdism),又译荒谬主义,哲学术语,字源是拉丁文的absurdus,意为音乐上的“不合调”,在存在主义中用来形容生命无意义、矛盾的、失序的状态。矛盾是失序的现象之一。

Thumb
荒谬的象征西西弗斯,该画由弗朗茨·冯·施图克作于1920年

概述

一个事物的基本意义的存在必须要一个更高的意体来解释。但是,这个更高意体的意义又必须要一个比它更高的意体来解释。这个“解释的锁链”不可能达到一个结果,从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拥有至高的意义。哪怕这个结果被发现了,它也有可能并不能满足我们。好比说,当一头猪发现它的“至高意义”是被人当成食物屠宰掉时,它不会对这个“意义”感到满足的。从而,根据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生命是无意义的,是荒诞的。

哲学家的描述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西西弗斯)对荒谬做的描述:在一个突然被剥夺掉幻象与光亮的宇宙里,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一个异乡人,既然他被剥夺了对失去家园的记忆或对已承诺之乐土的希望,他的放逐是不可挽回了。这种人与生命以及演员与场景的分离就是荒谬的情感。[1][2][3][4]


加缪认为,荒谬的产生有四个因素:

  1. 日常生活是机械的,重复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对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产生了怀疑。“起床,有轨电车,四小时办公或工厂打工,吃饭,有轨电车,又是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一个节奏,循着此道走下去,大部分时间轻便自然。”
  2. 人认识到时间正在摧毁自己。“确认或成人已到而立之年······肯定了青春已逝。”
  3. 人意识到了自己终将死去。
  4. 人产生了一种被遗弃于陌生世界的感觉,人和世界被隔绝开来。

解决办法

  • 面对荒诞的生命,某些人认为自杀是一个看似理智的方案;但是大部分人试图寻找其他的办法。加缪提出自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如果生命真是荒诞的话, 那唯一面对它的方法只有维持一个人对待荒诞的自我反应; 所以,如果没有良心的话, 这个思想与荒诞的相互反应是无法存在的。 请参考《西西弗斯的神话》和《反抗者》。
  • 面对荒谬,另一种常见的回应是将希望寄托于宗教或来世等超然存在,借此为生命找到终极的确定性与意义。然而,在加缪的荒谬主义框架下,这并非被接纳的解决方案。加缪将这种舍弃理性、转而拥抱非理性信仰的行为称为“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并视其为一种“哲学性自杀”(Philosophical Suicide)[5]。他认为,这种做法并未诚实地直面和承受荒谬,而是透过否定或消解构成荒谬的一端(即人类对理性的坚持),从而逃避了这个根本性的矛盾[6]。对荒谬主义者而言,这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对荒谬处境的背弃。
  • “反抗”是加缪面对荒谬所提出的核心应对方式。这里的“反抗”是一种持续的、清醒的哲学姿态。它意味着人要正视并维持着“人类对理性与意义的渴求”和“世界本身的沉默与非理性”这两者之间的永恒冲突与张力,拒绝向任何一方投降[7]。采取反抗的态度,意味着不接受“逃避”(如宗教的信仰飞跃或物理上的自杀),也不陷入虚无主义的绝望。西西弗斯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命运的徒劳与无望,但他依然选择蔑视这种命运,并日复一日地将巨石推上山顶。加缪写道:“仅仅是通往高处的奋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8]
  • 虽然荒谬主义与存在主义经常被相提并论,两者都承认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但它们在应对方式上存在一个关键分歧。许多人认为可以“透过自己的生命去创造意义”,这个观点更准确地属于以沙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9]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