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荣耀之扈号鱼雷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荣耀之扈号鱼雷巡洋舰
Remove ads

“荣耀之扈”号鱼雷巡洋舰土耳其语Peyk-i Şevket[a]奥斯曼帝国海军旗下一艘鱼雷巡洋舰,于1906年至1907年在德国建造,是其同级舰首舰。该舰于1906年由德国日耳曼尼亚船厂建造,并于1907年11月交付给奥斯曼帝国海军。该舰的主要武器包括三具450毫米(18英寸)鱼雷发射管和两门105毫米(4.1英寸)火炮,最高速度可达21(39千米每小时;24英里每小时)。在1930年代末进行的一次大型整修中,该舰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舰艏和上层建筑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事实速览 历史, 奥斯曼帝国 ...

在1911年意土战争初期,该船被扣押在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因此在战争期间没有参与任何行动。在1913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该舰炮轰了威胁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保加利亚军队。1915年8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达达尼尔战役期间,该舰被英国潜艇“E11”号以鱼雷击中。此后对该舰的维修一直持续到1917年。在战争的最后一年,该舰在黑海服役,护送运兵船前往高加索。1923年,该舰更名为“Peyk”号。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崩溃,该舰继续在土耳其海军服役,直至1944年退役。1953年至1954年间,该舰被拆解报废。

Remove ads

设计

“荣誉之扈”号被奥斯曼海军归类为鱼雷巡洋舰,有时也被称为鱼雷炮艇[3]。该舰全长80米(260英尺),舷宽8.4米(28英尺),吃水深度2.5米(8英尺2英寸)。在海试期间,该舰的排水量为775长吨(787公吨)。该舰的动力系统由两台立式三胀蒸汽机组成,每台驱动一具螺旋桨。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为5,100匹指示马力(3,800千瓦特),最高速度为21(39千米每小时;24英里每小时),巡航半径可达3,240海里(6,000千米;3,730英里)。该舰常规配置的舰员为105名军官和士兵。[4]

“荣誉之扈”号的主要进攻武器是三具450毫米(18英寸)鱼雷发射管。其中一具安装在舰艏,位于水面上方,另外两具则安装在甲板中部的旋转发射器中。该舰配备了两门105毫米(4.1英寸)SK L/40型舰炮英语10.5 cm SK L/40 naval gun火炮,分别安装在艏楼和后甲板上的单装炮盾中。此外,该舰还装备了六门57毫米(2.2英寸)火炮,其中四门安装在内,以及两门37毫米(1.5英寸)火炮。该舰没有装甲防护。[4]

Remove ads

服役历史

“荣誉之扈”号于1903年1月18日被订购,并于1906年2月在德国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安放龙骨。该舰于同年11月15日下水,并于1907年完工。在完成海试后,她被移交至奥斯曼海军,并于11月13日抵达君士坦丁堡,正式加入奥斯曼舰队。拉乌夫·奥尔贝接任该舰舰长,并一直担任此职至1911年。1909年,“荣誉之扈”号与其姊妹舰一起参加了奥斯曼海军二十年来首次舰队演习[5]。1911年9月意土战争爆发时,“荣誉之扈”号正在红海;10月2日,在荷台达附近遭遇了意大利鱼雷巡洋舰“阿雷图萨”号英语Italian cruiser Aretusa炮艇“Volturno”号。两艘意大利舰艇迫使“荣誉之扈”号逃入港口,随后炮击了码头设施并撤离[6]。“荣誉之扈”号后来被扣押在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直到战争结束[7]。1913年3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在第二次恰塔尔贾战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Çatalca中保加利亚军队发动攻击时,该舰被派往黑海支援恰塔尔贾驻军。在包括“荣誉之扈”号在内的奥斯曼舰队的猛烈炮击下,保加利亚军队被迫于3月30日撤退[8]

Thumb
1914年奥斯曼海军主要军舰的轮廓图;荣誉之扈级舰艇位于第二排第四艘

1914年8月3日,“荣誉之扈”号驶往君士坦丁堡,原计划开始一次长时间的检修。但由于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区局势日益紧张,该舰仅进行了涂装并装载了弹药、燃料和补给。11月20日,“荣誉之扈”号与战列巡洋舰“严君苏丹萨利姆”号(原德国“戈本”号)一起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外巡逻。12月,该舰与其姊妹舰“全能之光”号,以及“严君苏丹塞利姆”号和“米迪利”号(前德国轻巡洋舰)一起护送一支由四艘运兵船组成的船队前往里泽。1915年6月22日,“荣誉之扈”号在马尔马拉海恰纳卡莱的奥斯曼驻军运送弹药时,险些被英国潜艇“E12”号鱼雷击中。两个月后,8月6日,“E11”号成功以鱼雷击中该舰,并造成严重损坏。[9]

该舰于1917年重新服役,到1918年7月又再次投入现役,被用于在君士坦丁堡和高加索之间护送运兵船。“荣誉之扈”号最终在战争的最后几周,即1918年10月30日退役,并被搁置在君士坦丁堡。11月30日,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署了《穆兹罗斯停战协定》,结束了这场冲突。[10]

1923年土耳其独立战争结束后,土耳其共和国取代了旧奥斯曼帝国,该船被更名为“Peyk”号[4]。当时,该舰是土耳其舰队经历了十多年近乎连续不断的战争后,少数仍在服役的主要战舰之一。1925年至1927 年间,该舰在格尔居克海军船厂英语Gölcük Naval Shipyard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于1927年重新服役[11]。1936年至1938年间,该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舰艏被更换,上层建筑也进行了重建,旧式火炮装备被替换为两门88毫米英语8.8 cm SK L/45 naval gun45倍径火炮和四门37毫米40倍径火炮。该舰一直服役到1944年,随后从海军名册中除名[4]。此后该舰被搁置在伊兹米特被,并于1953年至1954年间在格尔居克造船厂拆解[12]

Remove ads

脚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