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魂曲 (莫扎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D小调安魂弥撒曲(Requiem),目录第626号,或简称D小调安魂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套安魂曲,写于1791年,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

创作背景
1791年7月,一位匿名人士(后来发现该人是弗朗茨·冯·瓦尔塞格伯爵)要求莫扎特为他撰写一套《安魂曲》。当时莫扎特仍在撰写歌剧《魔笛》,亦刚刚接受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加冕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创作正歌剧(即《狄托的仁慈》)。如是,在8月、9月,莫扎特专注在这两出歌剧中;直至10月,才继续完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开始为《安魂曲》及另一首清唱剧起稿。11月20日,莫扎特病倒了,但他仍在床上休养及尽力作曲,一直至12月5日离世为止。
由于莫扎特已先从瓦尔塞根伯爵领取了半额的创作报酬,他的遗孀康丝坦兹急于找人完成以领取余下的酬金。[1]最先康丝坦兹先找了莫扎特的好友艾伯拿,但只完成部分继抒咏便放弃了。后来康丝坦兹找到曾协助莫扎特抄谱的苏斯迈尔。苏斯迈尔根据艾伯拿的一些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创作,最后赶及在莫扎特逝世百日前完成,还伪冒了莫扎特的签名(很明显,是为了让瓦尔塞根伯爵觉得全曲的确是由莫扎特独力完成,好让康丝坦兹能向他领取余下的报酬)。
分析
全曲共八个部分,共14个乐章。结构如下:
- 进堂咏:Introitus:Requiem aeternam(合唱+女高音独唱)
- 垂怜经:Kyrie:eleison(合唱)
- 继抒咏:Sequentia:
- 末日经:Dies irae(合唱)
- 神奇号声:Tuba mirum(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独唱)
- 赫赫君王:Rex tremendae majestatis(合唱)
- 求你垂怜:Recordare, Jesu pie(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独唱)
- 受判之徒:Confutatis maledictis(合唱)
- 流泪之日:Lacrimosa dies illa(合唱)
- 奉献经:Offertorium:
- 圣主耶稣:Domine Jesu Christe(合唱+四部独唱)
- 牺牲祈祷:Versus: Hostias et preces(合唱)
- 圣哉经:Sanctus:Dominus Deus Sabaoth(合唱)
- 迎主曲:Benedictus:(先四部独唱后合唱)
- 羔羊赞:Agnus Dei(合唱)
- 领主曲:Communio: Lux aeterna(女高音独唱+合唱)

Remove ads
录音推荐
- Hogwood, Christopher. Kirkby, Emma. Watkinson, Carolyn. Rolfe-Johnson, Anthony. Thomas, David. Requiem (CD) . Éditions de l'Oiseau-Lyre. London: The Decca Record Co. Ltd. 1984. 411 712-2.
- Von Karajan, Herbert. Lipp, Wilma. Rössel-Majdan, Hilde. Dermota, Anton. Berry, Walter. Mozart: Requiem. Resonance. Deutsche Grammophon. 429 160.
- Von Karajan, Herbert. Tomowa-Sintow, Anna. Baltsa, Agnes. Krenn, Werner. Van Dam, José. Mozart: Requiem. Deutsche Grammophon. 429 821.
![]() |
Remove ads
衍生作品
- 除了苏斯迈尔的版本外,曾跟随米歇尔·海顿的作曲家西吉斯蒙德·冯·纽柯姆于1819年亦曾单独完成接在领主曲后的“解救我”(Linera Me)乐章,可是至今罕有演唱机会。
轶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