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利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菲利线(4号线,俄语:Филёвская ли́ния,罗马化:Filyovskaya liniya)为莫斯科地铁中的第6条开业的路线,地图中以天蓝色线为标识。菲利线于1958年投入营运,全长14.9公里,全线一共13车站。
Remove ads
历史及路线特色
菲利线的斯摩棱斯克站至阿尔巴特站区间原为“阿尔巴特线”(即之后的“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3号线))的区间,由于二战期间一枚航空炸弹击穿了隧道,令当局考虑到浅埋隧道缺乏防空能力,所以另外建设加深的平行线路给“阿尔巴特线”,该区间及站点被废弃。
而原计划“阿尔巴特线”为连接莫斯科市西部的菲利区,但当时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在参观过美国建在地上的捷运站后受到启发,为了节省地铁建筑费用而仿效其做法将菲利线设计成以地面段为主。为了更容易地爬出地面,重新启用原“阿尔巴特线”亚历山大公园站至基辅站之间的斯摩棱斯克站至阿尔巴特站区间浅层线路,再爬出地面伸延到库图佐夫大道的交汇处。1959年至1965年终于伸延到菲利区和昆采沃区,不过昆采沃站之后的青春站至1989年落成的克雷拉茨科耶站就回到地底。由于受到莫斯科冬季严寒的天气肆虐导致4号线高昂的保养支出,暴露了在莫斯科建筑地面捷运线并不符合经济效益。除外也产生了分属于3号线和4号线的两个独立不相连的同名车站。
21世纪由于莫斯科国际商业中心的发展而需要地铁系统的接驳,2005年由基辅站作为分支点向西北设立商业中心站的支线来往亚历山大公园站,2006年再伸延到莫斯科城站。2008年4号线的西端终点站退回昆采沃站,剩余部分交由3号线来行走,昆采沃站成为两线的跨月台转车站。
Remove ads
站名沿革
车站列表
全线都位于莫斯科市内。
外部链接
- (俄文)莫斯科地铁官方网页——菲利线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