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侨晚报》十大明星选举

於1957年至1986年間舉行的年度香港演藝界選舉及頒獎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华侨晚报》十大明星选举,是一项由香港华侨晚报》主办的年度香港演艺界选举及颁奖活动,于1957年至1986年间举行,以选出并表扬每年度最受香港观众欢迎的电影、电视及戏剧(包括粤剧话剧音乐剧)艺人。[1][2]:110 据《华侨日报》及《华侨晚报》经理岑才生于1957年度首届颁奖典礼上致辞所言,举办是项活动旨在提倡香港电影事业,鼓励并促进电影艺术。[3]得奖者由《华侨日报》及《华侨晚报》读者投票选出,其后两份报章于每年12月公布得奖名单,并于同月举行颁奖典礼。[注 1]

事实速览 《华侨晚报》十大明星选举, 授予对象 ...
Thumb
汪明荃是获奖最多的艺人,曾十七度当选十大明星,当中十五次为电视明星(1969、1971、1973-1982、1984-1986年度)、两次为影剧明星(1982及1983年度)
Thumb
任剑辉曾于1957至1970年度共十四次当选粤语十大(影剧)明星,是当选影剧明星次数最多的女艺人
Thumb
新马师曾曾于1957至1970年度共十四次当选粤语十大(影剧)明星,及于1972年度当选十大影剧明星,与梁醒波并列获奖最多的男艺人;新马师曾也是当选影剧明星次数最多的男艺人
Thumb
梁醒波曾于1957至1970年度共十四次当选粤语十大(影剧)明星,及于1973年度当选十大电视明星,与新马师曾并列获奖最多的男艺人
Thumb
郑少秋是当选电视明星次数最多的男艺人,曾八度入选(1971、1974、1976-1981年度)

自1957年度起,十大明星奖项按语言分为“国语十大明星”及“粤语十大明星”两大类别。[7][8]1967年11月19日无线电视开台,1968年度起之奖项则始分为“影剧明星”及“电视明星”两大类:影剧明星仍分国语十大明星及粤语十大明星;电视明星则有六名得奖者,按电视制式有线电视丽的映声)及无线电视(无线电视)两大类,每类各三位艺人入选。[9]1971年度起,奖项重组为“十大影剧明星”及“十大电视明星”,直至1986年度最后一届为止。[10][11][注 2]

除常设的十大明星奖项外,大会亦偶尔颁发非常设奖项以表扬演艺界不同类型的艺人,包括童星和影视新人。为隆重其事,大会每年皆邀请社会贤达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典礼致辞及颁奖,是香港早年所举办之以集中表扬幕前艺人为目的,同时兼及电影、电视及戏剧三大范畴的大型演艺评选活动。[2]:177

Remove ads

历届颁奖典礼资料及得奖名单

注:以下得奖名单按得奖者姓氏或艺名首字笔划排序。

1950年代

更多信息 年度 (届别), 历届颁奖典礼资料及得奖名单 ...
Remove ads

1960年代

更多信息 年度 (届别), 历届颁奖典礼资料及得奖名单 ...

1970年代

更多信息 年度 (届别), 历届颁奖典礼资料及得奖名单 ...
Remove ads

1980年代

更多信息 年度 (届别), 历届颁奖典礼资料及得奖名单 ...
Remove ads

图片集

统计

更多信息 纪录, 姓名 ...
Remove ads

英语十大明星选举

因国、粤语十大明星选举大受读者欢迎,《华侨晚报》又曾于1966年增办1965年度英语十大明星选举,由《华侨日报》及《华侨晚报》读者投票选出该年度十位最受欢迎的欧美艺人,入选者包括:奇里夫·李察艾维斯·皮礼士利奥黛丽·赫本阿伦·狄龙格力哥利·柏苏菲亚·罗兰妮妲梨·活辛·康纳利佐治·查格里斯苏珊·贝茜英语Suzanne Pleshette。颁奖典礼于1966年2月19日举行,由于十位当选明星俱在外地,故并无出席颁奖典礼,只由邵氏电影公司影星张冲胡燕妮主持幸运抽奖活动,但颁奖典礼仍吸引大批影迷参与。[82][83]然而,英语十大明星选举最终只举办了一届便告中止。[注 109]

参见

注释

  1. 1969、1970及1975年度则于11月公布得奖名单及颁奖。[4][5][6]
  2. 1987年起,《华侨日报》再无有关十大明星选举的新闻报导,故未能确认1987年起《华侨晚报》停办十大明星选举的确切原因。《华侨晚报》后则于1988年4月1日停刊。
  3. 是届得奖明星所获得之奖品为“金像银牌奖”。
  4. 国际电影懋业代表雷震邵氏电影公司代表丁宁代林黛领奖。
  5. 大会于1958年度第二届颁奖典礼上,宣布由何伟朝设计的“金球奖”奖座为十大明星选举奖品设计的优胜作品,并自此采用该设计以作颁奖典礼各奖项的奖座。
  6. 朱牧代李丽华领奖。
  7. 夏梦缺席领奖。
  8. 傅奇缺席领奖。
  9. 由朱牧代严俊领奖。
  10. 余蕙芬代芳艳芬领奖。
  11. 范丽代李丽华领奖。
  12. 苏凤代林翠领奖。
  13. 游娟代林黛领奖。
  14. 由苏凤代叶枫领奖。
  15. 赵明代赵雷领奖。
  16. 由赵明代严俊领奖。
  17. 由丁宁代李丽华领奖。
  18. 乔庄代严俊领奖。
  19. 秦剑代谢贤领奖。
  20. 顾媚代杜娟领奖。
  21. 莫愁代林翠领奖。
  22. 由莫愁代林黛领奖。
  23. 黄曼代范丽领奖。
  24. 刘小慧代张扬领奖。
  25. 张慧娴代叶枫领奖。
  26. 丁兰代林凤领奖。
  27. 何惊凡代梁醒波领奖。
  28. 张仪代新马师曾领奖。
  29. 宝峰电影公司代表张施婉代冯宝宝领奖。
  30. 方盈代李丽华领奖。
  31. 秦萍代丁红领奖。
  32. 由张慧娴代尤敏领奖。
  33. 方紫代林翠领奖。
  34. 何藩代陈厚领奖。
  35. 林嘉代郑佩佩领奖。
  36. 陈曼玲代乐蒂领奖。
  37. 金汉代关山领奖。
  38. 玫瑰女代新马师曾领奖。
  39. 李琳琳代林翠领奖。
  40. 沈依代凌波领奖。
  41. 陈青代张扬领奖。
  42. 由陈青代乐蒂领奖。
  43. 由吴履文代丁莹领奖。
  44. 薛家燕代萧芳芳领奖。
  45. 金霏代李菁领奖。
  46. 由严俊代李丽华领奖。
  47. 由沈依代凌波领奖。
  48. 由李芝安代凌云领奖。
  49. 由李琳琳代容蓉领奖。
  50. 尤情代何莉莉领奖。
  51. 谭伊俐代陈曼玲领奖。
  52. 王爱明代萧芳芳领奖。
  53. 奚秀兰代沈殿霞领奖。
  54. 潘爱伦代井莉领奖。
  55. 叶宝玲代李菁领奖。
  56. 由周海伦代何莉莉领奖。
  57. 由孙玲玲代周萱领奖。
  58. 由任剑辉代白雪仙领奖。
  59. 由薛家燕代萧芳芳领奖。
  60. 孟嘉代沈依领奖。
  61. 谢荣代秦祥林领奖。
  62. 龙剑笙代白雪仙领奖。
  63. 由龙剑笙代梁醒波领奖。
  64. 胡玉霞代李菁领奖。
  65. 杨爱华代何莉莉领奖。
  66. 顾秋琴代凌波领奖。
  67. 黄夏蕙代凤凰女领奖。
  68. 刘慧玲代李菁领奖。
  69. 衣依代苗可秀领奖。
  70. 由珊珊代胡枫领奖。
  71. 由虞美莲代南红领奖。
  72. 许冠英代许冠文领奖。
  73. 由邱玲玲代李菁领奖。
  74. 嘉禾电影公司代表黄家达代许冠文领奖。
  75. 由嘉禾电影公司代表黄家达代许冠杰领奖。
  76. 刘陆华代傅声领奖。
  77. 由伍卫国代郑少秋领奖。
  78. 恬妮缺席领奖。
  79. 许冠文缺席领奖。
  80. 许冠杰缺席领奖。
  81. 由林珍奇代傅声领奖。
  82. 由伊雷代茅瑛领奖。
  83. 由傅声代施思领奖。
  84. 文雪儿代梁小龙领奖。
  85. 伊雷缺席领奖。
  86. 梅雪诗缺席领奖。
  87. 龙剑笙缺席领奖。
  88. 汪明荃缺席领奖。
  89. 尔冬升缺席领奖。
  90. 雲中岳代成龙领奖。
  91. 陈毓娟代李影领奖。
  92. 米雪缺席领奖。
  93. 汪明荃缺席领奖。
  94. 郑裕玲缺席领奖。
  95. 狄龙缺席领奖。
  96. 汪明荃缺席领奖。
  97. 周润发缺席领奖。
  98. 何守信缺席领奖。
  99. 乐易玲代锺楚红领奖。
  100. 马慧玲何碧笙代翁美玲领奖。
  101. 由马慧玲、何碧笙代梁朝伟领奖。
  102. 由马慧玲、何碧笙代张曼玉领奖。
  103. 由曾伟权代冯宝宝领奖。
  104. 由《华侨晚报》代表汪石羊代周润发领奖。
  105. 区海伦代杨紫琼领奖。
  106. 由杨健新代万梓良领奖。
  107. 由王伟代刘永领奖。
  108. 辕依玲代黎燕珊领奖。
  109. 1967年起,《华侨日报》再无有关英语十大明星选举的新闻报导,故未能确认1967年起《华侨晚报》停办英语十大明星选举的确切原因。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