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华严 (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严停云(1926年4月8日—2022年12月10日[1]),笔名华严,福建省闽侯县人。出身学者家族,亦自认受佛教影响。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台湾探亲,因而居留在此地。婚后成为家庭主妇,但后来抽空创作成为作家。作品多以小说为主,擅长描写人的七情六欲及生老病死,忠实呈现人生的不完满,也提供智慧的心语。创作生涯长达45年,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与电影,而最满意的作品是其首创的对话体小说。
Remove ads
经历
华严1947年冬季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赴台探望为舅父林熊征奔丧的母亲林慕兰。结果刚到台湾不久,国共形势就紧张了。于是母亲把华严留在台湾[6]。华严的父亲严琥曾任福建协和学院(福州大学前身之一)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位。
叶明勋是福建协和学院外文系的毕业生,1945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被中央社派赴台湾。叶明勋在台湾很照顾师母林慕兰,进而结识华严结婚,婚后林慕兰与他们一直同住了40多年,活到102岁。
华严婚后一连生了四个小孩,后来才开始写作。第一本作品《智慧的灯》花了三年的时间,到1961年才完成,据说她以姑姑的姓名作为笔名[7]。叶明勋将稿子拿给大华晚报的耿修业,于是在大华晚报连载了120天,华严的写作生涯也就此展开。后来日记体小说《蒂蒂日记》被拍成电影,她又自创全对话形式长篇小说,成为个人风格最特殊之处[8]。1993年华严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艺奖章荣誉奖章小说创作奖。
李敖曾拥有一些辜振甫等人筹组成立中国合成橡胶的股票,并在股东大会里兴风作浪。辜振甫与华严曾为此事前去拜访[9],李敖后来以风华绝代的女作家形容华严[10]。由叶明勋与华严的结婚照,可见李敖所言非虚[11]。
文学评价
2006年6月20日,华严参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于广州举办的“华严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共提供了23篇论文,会议当天共发表了19篇。这是两岸第一次举办全面性讨论华严作品的会议,与会学者热烈讨论盛况空前[10],论文集结成《华严文学创作论文集》。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刘斯奋说:“华严的小说文化笔韵丰厚,儒家哲学的滋润使得作品迥异于时下的一般作品,加上佛家思想的智慧提升,其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思想,使阅读者能获得心灵滋润[12]。”
国立中央大学硕士生林宛庭在硕士论文中评论华严的小说:“宛若清溪,潺湲流向人的心灵深处,不以波涛翻滚恼人心神。其小说中非圆满人生的布局,使得华严能借着高低起伏的情节中,透露出智慧的心语,不但强化了她的说理性,也为苦海中的男女指点了明路。[13]”
家族
华严的祖父是清末学者严复,民国成立时之第一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父严琥,别名普贤,字叔夏,以字行,是严复的三子。出身学者世家,停云这个名字是晋朝陶渊明的一首古诗的名。华严三姊是严倬云,而三姐夫是鹿港辜家的辜振甫。
华严的外祖父是板桥林家的林尔康,外祖母陈芷芳是清朝进士、溥仪老师陈宝琛的妹妹。母亲是林慕兰[7]。她也是台湾乡土历史学家林衡道的表妹、华南金控董事长林明成的表姐。
父亲严琥在1949年后留在大陆,曾任福州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副市长,1957年反右被打成了“右派”,1962年去世前曾读过华严的第一本作品《智慧的灯》。
丈夫叶明勋是中央通讯社第一位台湾特派员,为台湾新闻界大老。两人于1949年结婚。婚后育有三女文心、文可、文兹和儿子文立。[14]长女叶文心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该校东亚研究所所长[15]。儿子叶文立曾任联太国际公司总经理、联广公司总经理、和信国际传播公司总经理、凯络媒体服务公司董事长等,目前为安吉斯媒体(Aegis Media)集团大中华地区董事长。
婚后华严的长兄严侨要来台湾,她请夫婿叶明勋作保。严侨来台后曾在台中一中任数学教师,李敖是其学生,故李敖称严侨是他最难忘的一位老师。1953年因有人检举严侨是匪谍,曾在大陆参加过读书会,于深夜被拘捕入狱;时任中华日报社长的保人叶明勋亦被请进警备总部连夜询问。经华严彻夜奔走,找寻认识的长官为叶作证,终于下半夜才被放出来,叶明勋因而辞去了中华日报社长的职位[6]。经辜、严两家奔走,严侨也放了出来,后因病去世。叶明勋一直到4年后(1959年9月)才受邀担任自立晚报社长。2005年随着李敖拜访大陆,严侨由中国共产党追认为“烈士”,证实他的地下党员身份。
Remove ads
作品
- 《智慧的灯》台北:文星书局,1961年;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1973年被香港无线电视拍成电视剧。由卢宛茵、冯秀莲、王丽蓉、何家慧、郭锋、关聪、黄曼梨、陈有后、郑子敦、黄宗保、黎永强、胡宏达等人演出。
- 《生命的乐章》台北:文星书局,1963年;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2年。
- 《七色桥》台北:文星书局,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1992年被台视拍成电视剧,由秦汉、苏明明、尹宝莲、江明、李天柱、杨光友、徐华凤等人演出。
- 《玻璃屋里的人》台北:文星书局,1967年;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2年。2000年被台视拍成电视剧,由萧蔷、林健寰、黄文豪、叶全真等人演出。
- 《和风》,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
- 《晴》,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台北:跃昇文化,1992年。
- 《蒂蒂日记》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日记形式小说。被中央电影公司拍成电影。由张永祥编剧,陈耀圻导演,恬妞、秦汉、归亚蕾等主演。恬妞因此片获得1978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归亚蕾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电影获得优等剧情片。
- 《镜湖月》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书信形式小说。
- 《无河天》,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2003年被华视拍成电视剧,由涂善妮、沈孟生、蔡佳虹、等人演出。
- 《高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1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
- 《神仙眷属》,台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对话体小说。
- 《花落花开》,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1996年被台视拍成电视剧,由岳翎、秦汉、焦恩俊、葛蕾、金士杰等人演出。
- 《明月几时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台北:跃昇文化, 1990年。1990年被拍成电影,陈耀圻导演,谬骞人、马景涛等主演。
- 《燕双飞》,台北:皇冠出版社,1988年;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1997年被台视拍成电视剧,由萧蔷和涂善妮分饰双胞胎姐妹花。
- 《秋的变奏》,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
- 《灿星‧灿星》,台北:跃昇文化,1990年。
- 《不是冤家》,台北:跃昇文化,1993年。对话体小说。
- 《兄和弟》,台北:跃昇文化,1994年。对话体小说。
- 《出墙红杏》,台北:跃昇文化,2001年。对话体小说。
- 《华严短篇小说集》,台北:跃昇文化,2006年。
- 《澳洲见闻》,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年;台北:跃昇文化,1992年。
- 《华严选集》,台北:弘毅出版社,1973年;台北:跃昇文化,1991年。(增定版易名《华严短文集》)
- 《千心映影---华严影像自选集》,台北:跃昇文化,2006年[13]。
电子书作品
- 以上作品,除了《千心映影---华严影像自选集》之外,均由BOOK11.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制作电子书,2011年4月出版。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