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馆
菲律賓駐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大使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菲律宾共和国驻阿根廷共和国大使馆(菲律宾语:Pasuguan ng Pilipinas sa Buenos Aires;西班牙语:Embajada de la República de Filipinas en Buenos Aires)是菲律宾派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代表机构,位于布宜诺斯市北部的巴勒莫区,邻近该市的唐人街。
Remove ads
历史
菲律宾与阿根廷两国于1948年8月21日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时任菲律宾总统埃尔皮迪奥·季里诺任命纳西索·拉莫斯为特命全权公使,而前菲律宾立法机构(今菲律宾国会)议员马努艾尔・艾斯库尔德鲁(Manuel Escudero)则被任命为一等秘书兼总领事[1],菲律宾外交人员最初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广场酒店内办公[2],该国随后于1949年4月4日于布宜诺斯市设立公使馆,成为菲律宾在拉丁美洲设立的首个外交代表机构。[3]
两国于1960年5月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驻阿根廷公使馆亦升级为大使馆[4][5],时任总统拉蒙·麦格塞塞于1956年任命佩德罗·吉尔为首任特命全权大使。[2]
2012年,菲律宾大使馆向阿根廷外交部抗议菲律宾拳击手乔里尔·卡西美路在和阿根廷路易斯·阿尔韦托·拉扎特比赛后,遭到阿根廷骚乱者袭击,[6]菲律宾国内亦有声音呼吁召回时任驻阿根廷大使雷伊·卡兰当(Rey Carandang)。[7]
Remove ads
建筑
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馆驻地曾多次搬迁。[2]2012年以来曾先后利用两座具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

2012-2020年间,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馆驻地位于贝尔格拉诺的扎皮奥拉街(Calle Zapiola)1701号,由瑞士折衷主义建筑师洛伦佐·西格瑞斯特设计,并建造于1904年[9],建筑规格为三层楼、设有中央空调系统、露台和庭院。[10]
在成为大使馆前,该建筑曾用于各种用途。1948年10月22日,屋主弗朗西斯科·托伊夫尔(Francisco Toifl)将房屋连同家具售予雷切尔·布尔戈斯·德·埃斯科巴尔(Raquel Burgos de Escobar)[11],且后者还收购了该建筑对角的房屋[12],并将两栋房屋作为酒店经营,之后埃斯科巴尔于1950年11月6日将其出售给约瑟·F·摩纳哥·德·米兰达(Josefa F. Mónaco de Miranda)[13],不到一年后再次将其转卖给新的业主特奥多罗·格伦(Teodoro Gehrung)。[14]直到1958年,该建筑的不动产权归为酒店业者安东尼奥·穆拉斯·努涅斯(Antonio Muras Núñez)和阿道夫·马塔·里亚(Adolfo Mata Rial)所有。[15]
自1967年到至少1973年间[16][17],该建筑成为卡洛斯·戴维·斯托尼(Carlos David Storni)博士的住所,其后来担任阿根廷地质协会(Asociación Geológica Argentina)会长和荣誉会员。[18]1989年,心理学家亚历杭德罗·凡·奥斯特维尔特(Alejandro van Oostveldt)及妻子艾莎·帕特里夏·皮兹(Elsa Patricia Pizzi)将建筑改建为养老院Hogar del Virrey。[19]2007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议会通过第2.548号法令[20],将该房屋列入遗产建筑(edificio representativo),同时禁止拆除布宜诺斯市内于1941年12月31日之前兴建的任何建筑物。[21]1997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在发现原始记录丢失后,被迫重建该建筑的法律纪录。[22]2012年,菲律宾大使馆入驻该建筑,而黎刹文化中心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心也于2015年6月21日开始在该建筑办理业务,该团体是由菲律宾政府赞助的文艺推广组织。[23]
2020年12月30日,大使馆将建筑内部全数清空,预备搬迁至新驻地,并以元帅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街(Calle Mariscal Antonio José de Sucre)2168号为临时办公地点。[24]
2020年9月29日,大使馆发布的招标文件显示已于邻近巴勒莫的圣贝尼托(San Benito)九月十一日街(Calle 11 de Septiembre de)购置新建筑,作为大使馆的新驻地,经费则来自菲律宾当年度的国家预算。[25]
新大使馆土地原是何塞·佩德罗·埃内斯托·托恩奎斯特(José Pedro Ernesto Tornquist)家族拥有的地产,何塞·佩德罗·埃内斯托·托恩奎斯特是出身德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其子埃内斯托·托恩奎斯特是阿根廷重要的企业家。该家族的地产后被分割,角落地段由19世纪抵达阿根廷的热那亚移民托马斯·菲诺切托(Tomás Finochietto)和安娜·查马斯(Ana Chammás)购得[26],之后该地段又由其子女继承,包括外科医师里卡多·菲诺切托(后来成为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和妻子伊娃·庇隆的家庭医生)。[27]
菲诺切托(Finochietto)家族的住宅于1930年于该地段建成[28],由外科医师恩里克·菲诺切托(里卡多的兄弟)的女儿苏珊娜·埃德尔米拉·菲诺切托·费南德斯(Susana Edelmira Finochietto y Fernández)和丈夫朱利安·特里斯坦·阿拉贝赫蒂(Julián Tristán Arabehety)设计兴建。2009年,该建筑登录为布宜诺斯艾利城市遗产[29],并于2019年拉干拉利(Linglingay F. Lacanlale)担任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期间由菲律宾政府收购。[27]大使馆后续编列约131万美元的预算与该市的Adamo-Faiden建筑事务所(Adamo-Faiden Architects)签约以翻修建筑,并额外拨款27.5万美元购置器材、家具和设备,翻修工程于2021年完成。[30][31]
大使馆于2021年8月2日迁入新驻地[32],2022年5月20日由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特蕾莎·P·拉扎罗(Ma. Theresa P. Lazaro)正式揭碑[27],阿根廷外交部副部长克劳迪奥·哈维尔·罗森克韦格(Claudio Javier Rosencwaig)和菲律宾大使拉干拉利共同参与揭碑典礼,当日同时也是菲律宾独立124周年的外交招待会。[27]
- 2022年5月20日举行的揭碑典礼
-
拉干拉利(左)、拉扎罗(中)、罗森克韦格(右)为新大使馆建筑落成剪彩
-
拉扎罗于典礼致词
-
新大使馆建筑落成揭碑
建筑风格最初采用阿根廷于19世纪末流行的法国新古典主义[28],后经翻修以满足现代办公需求,但仍保留包括外观、木制大门、大楼梯,以及卡拉拉大理石制成的建筑入口及后楼梯等特征。[27]外围新建围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菲律宾本土的经纱妨染编织图案。[27]
Remove ads
人员和运作

现任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为格蕾丝·T·克鲁兹-法贝拉(Grace T. Cruz-Fabella),于2022年9月1日获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任命[33],同年9月28日由任命委员会确认[34],并于2023年8月1日向阿根廷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递交国书。[35]克鲁兹-法贝拉为职业外交官,曾任外交部助理次长(assistant secretary)[36]和菲律宾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秘书处代表。[37]
大使馆会举办促进菲律宾文化及加强菲阿两国之间联系的活动,包括推广菲律宾棍术(2007年)[38]、举行菲律宾大学牧歌合唱团音乐会(2011年)[39],并于2013年为强烈台风海燕的受难者举办慈善晚宴[40];2019年在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会开设菲律宾纺织品展览[41],同时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派驻在阿根廷的外交使馆合作,以促进区域发展,如菲律宾大使馆于2015年在贝尔格拉诺的巴兰卡斯广场(Plaza Barrancas)组织一场推广东南亚文化的节日[42],并在次年参加了图库曼经济联合会(Federación Económica de Tucumán)成立63周年庆祝活动。[43]
菲律宾驻阿根廷大使馆同时兼辖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事物,并在该三国设有名誉领事。[2]此外,该大使馆在菲律宾与智利建交初期,也曾兼辖智利,直到1981年驻智利大使馆成立为止。[44]
Remove ads
参见
- 阿根廷-菲律宾关系
- 菲律宾驻外机构列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