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萧锐 (唐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萧锐(7世纪?—7世纪656年后),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瑀之子,出身兰陵萧氏。袭封宋国公。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历任太仆少卿、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岐州、恒州、汾州三州刺史、太常卿[1]。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1年10月10日) |
生平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太仆少卿萧锐负责在河南道诸州转运粮草入海到辽东战场[2]。
萧锐与父亲萧瑀一样,信奉佛教,他善于隶书,给很多寺庙题过字,写过佛经。在任益府长史时,劝告府内官寮不要吃鱼,当地寺庙有讲说佛法,辄往其处,与平民百姓一起席地而坐听讲,僧人想要给他设坐,他则拒绝[3]。
萧锐之妻襄城公主雅有礼度,不单独开府,与公婆同住。永徽二年(651年),萧锐在恒州刺史任上,妻子襄城公主去世。在显庆元年(656年),萧锐曾以太常卿的官职为唐俭监护葬礼。他何时逝世不详,死后与襄城公主合葬于昭陵。
子孙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