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万朝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萬朝圳
Remove ads

万朝圳为一座位于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灌溉水圳系统,该水圳为花东纵谷台东县境内少数引水自秀姑峦溪水系的灌溉水圳,并且是池上乡名产池上米灌溉区的重要水源。目前万朝圳由台东农田水利会池上工作站进行管理与维护。[1][2][3]

事实速览 万朝圳, 概要 ...

沿革

  • 当时台东制糖株式会社建设万朝圳的计划是将万朝圳圳道沿着万朝至龙泉溪之山脚开凿,引水至池上龙泉与万朝地区进行灌溉。[2]
  • 同年,在万朝圳工程施工同时,台东开拓株式会社将从台湾西部所招募来的垦民移居至池上地区,然而因当时池上地区工作难找,谋生不易,移居而来的垦民纷纷离开池上地区,而仅存的31户垦民则再度移居到池上万朝地区利用当时的万朝圳进行开垦。此时万朝圳通水量极小,仅能灌溉约20甲的田地。[2]
  • 1949年(民国38年)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四年后,当时台湾省政府下令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日本殖民政府所遗留下荒废之埤圳进行修复通水,因此台东农田水利会将万朝圳原来进水口向龙泉溪上游推移了2500米,并开凿涵洞以供输水,该工程于第二年,1950年(民国39年)完工,万朝圳工程完工后,通水量虽然增加,但仍然不无法满足龙泉与万朝地区的水田灌溉。[2]
  • 1977年(民国66年)时,因台风侵袭,导致位在龙泉溪靠山脚一带的万朝圳圳道完全遭到洪水淹没。风灾过后,台东农田水利会放弃万朝圳靠龙泉溪山脚一带的圳道,重新辟建一条新的圳道来缩短导水长度,而过了龙泉溪山脚后,万朝圳流至龙泉地区一带后仍沿用旧有的圳道。[2]
  • 2001年(民国90年)后,台东农田水利会再次针对万朝圳进行改善。将万朝圳进水口再次往龙泉溪上游移动600米,并以涵洞暗渠方式将水导流至下游的万朝圳干线。[2][1]
Remove ads

设施

拦河堰

万朝圳拦河堰建于龙泉溪溪床上,长30米,宽2米,并在拦河堰混凝土构造物上方盖铁板以防止河水冲刷下来的砂石破坏拦河堰构造物。[4]

进水口

万朝圳进水口设置在龙泉溪上游北岸,位于龙泉溪堰塞湖遗迹下方的梳子坝前,并利用暗渠通过龙泉溪溪床进入到南岸的龙泉地区万朝圳干线。[4][1]

导水设施

万朝圳共设有一条干线与八条支线,主干线断面采取U型混凝土构造,输水量0.600C.M.S.,并在龙泉与万朝灌溉区中设置有两座抽水机组。[4][1]

而万朝山脚下的旧有圳道虽在被台风侵袭时遭到洪水淹没,但圳道、闸门、圳桥等遗迹仍可在当地找到。[2]

更多信息 圳道名称, 圳道长度(单位:米) ...

未来展望

台东农田水利会现任会长罗应建在就职周年时指出预计将规划兴建万朝圳农塘[5][1]

周遭景点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