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董家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董家大院,又称董澄农大院,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市坪街董苑迎宾馆内,由“锡庆祥”老板董澄农所建,主体建筑包括二进院白族民居,以及法式洋楼“将军楼”,分别始建于1937年、1942年。2001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董澄农(1890—1945)出生于喜洲,早年辍学从商,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在个旧锡矿废渣中提炼钨砂出口,迅速积累财富。1937年,事业鼎盛之际,他着手筹建宅院,历时四年建成主体院落[1],该院的设计、施工、选材等方面均精益求精,甚至在苍山上阳溪开辟有一处大理石场,开采加工建房所需石料[2][3]。1942年,又在西侧增建法式洋楼[1];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和副司令黄杰,以及蒋经国等人曾下榻于此,故该洋楼又被称为“将军楼”[3]。
1953年土地改革时,董家大院被没收,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医院(现第七十五集团军医院)使用[4]。1986年,为发展旅游业,部队将其移交大理市人民政府[4]。1987年改建为田庄宾馆[4],隶属于大理市旅游局。1987年12月21日,作为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之一公布为第三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5];2001年6月25日,作为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之一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003年,大理州、大理市政府进行全面修复,并征地6.33亩,扩建园林、增设设施,建设为“董苑迎宾馆”,工程总投资2000多万元[7][1]。
Remove ads
建筑
董家大院占地面积674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14平方米,分东西两组建筑。东侧为白族传统民居,坐西朝东,采用“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组合的一进两院格局[8],梁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土木结构硬山顶屋面[3]。大门楼设于东北角,采用传统飞檐串角式三滴水造型[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