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克美术馆

挪威奥斯陆艺术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克美術館map
Remove ads

蒙克美术馆挪威语Munch-museet,宣传时使用MUNCH)是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美术馆,专门展示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和有关他生涯的资料[1]。此博物馆于1963年建立,最初位于托扬英语Tøyen。2021年10月22日,博物馆搬迁至比约维卡的新博物馆大楼[2][3][4]

事实速览 蒙克美术馆, 成立日期 ...

著名展品

历史

托扬旧址

Thumb
蒙克美术馆托扬旧址
Thumb
蒙克美术馆托扬旧址入口

蒙克美术馆最初设于旧奥斯陆行政区的托扬。奥斯陆市政府于1950年代中决定建造美术馆,当时建筑费用为650万挪威克朗,其中530万资金来自市政府电影院的收益。馆藏包括蒙克本人于1944年捐献给市政府的作品和资料、妹妹英格(Inger Marie Munch)于1952年去世时亦捐出额外作品和信件,以及透过交易得到的其他画作和复制画。[5][6]美术馆的永久馆藏涵盖蒙克超过一半的作品以及至少一件他全部作品的复制版。包括超过1,200幅画作、18,000份印刷品、6个雕塑,还有500块印刷板、2,240本书籍等各种物品。美术馆内设教育和修复区,以及为表演艺术而设的设施。[7]

美术馆建筑由贡纳·福格纳英语Gunnar Fougner埃纳尔·米谢比斯特英语Einar Myklebust设计。米谢比斯特后来也在蒙克逝世50周年的1994年进行的扩建与翻新工程担当重要角色。[8][9]美术馆于1963年5月29日开放,以纪念蒙克诞生100周年,并由奥拉夫五世主持仪式。[10]

美术馆于托扬旧址的最后一个展览于2021年3月开始,并于同年10月1日结束。该展览名为“以我的名字叫唤我(Call Me By My Name)”,以蒙克笔下唯一一个有非洲人血统的模特儿苏丹‧阿卜杜勒‧卡里姆(Sultan Abdul Karem)的肖像画为主题。[11][12]

比约维卡新址

早于2008年5月,奥斯陆已为预定于比约维卡的新美术馆大楼宣传建筑比赛,该地区在当时进行城市发展,亦是奥斯陆歌剧院的所在地。翌年,西班牙建筑师胡安·埃雷罗英语Juan Herreros和其工作室赢得该比赛。[13][14][15]

在2011年奥斯陆选举前,奥斯陆进步党决定因经济问题,将不再支持该计划。选举结束后的同年12月,该城市的市议会亦投票结束计划,取而代之的是考虑改善原址或将馆藏移到挪威国家美术馆[16][17]2013年5月,市议会决定重启计划,并将美术馆移到歌剧院旁的水岸一带。新址于2015年9月8日动工,由时任文化事务专员哈尔斯坦·比耶尔克英语Hallstein Bjercke象征式挥下第一锹。奠基石于2016年10月14日安放,后于11月至12月间,以滑模浇筑法完成主体结构。建筑工期原本预计四年,并于2020年开放,但延至2021年秋天才正式开幕。[14][18]新美术馆因其设计而饱受批评,而被冠上“全球最大木栏杆博物馆”的非官方称号。[19]

在2021年夏天,约28,000份作品从托扬旧址搬到比约维卡新址。[20][21]同年10月22日,新美术馆由哈拉尔五世宋雅王后主持开幕仪式。[2][22]

Remove ads

2004年画作盗窃案

Thumb
1910年版本的呐喊在蒙克博物馆展出

2004年8月22日早上,《呐喊》和《圣母玛利亚》这两幅画作被武装强盗从博物馆中偷走。作案期间,他们在破坏将画作固定在墙上的电缆的同时,强迫博物馆的守卫趴在地上,从而成功偷走画作。有目击者拍摄到强盗带着作品上车逃跑。美术馆稍后关闭10个月以全面检修安全系统。[23][24]奥斯陆警方于2006年8月31日找回了涉案的两幅画作。[25]时任馆长英格比约格·伊德斯蒂(Ingebjørg Ydstie)表示作品比想像中受到的破坏更少并能够修复。[26]在作品修复前的9月27日,美术馆进行5天的短暂展示,并吸引5,500人次参观。[27]2008年5月3日,美术馆在“呐喊和圣母玛利亚—回顾(Scream and Madonna – Revisited)”展览中,首次展出修复后的两幅作品。[28]

参考资料

其他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