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克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克顿
Remove ads

蒙克顿Moncton发音: /ˈmʌŋktən/)是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城市,位于该省东南部,座落珀蒂克的克河Petitcodiac River)畔。蒙克顿处于加拿大海洋省份的中心地带,因此发展成该地区的陆路运输枢纽,并得“枢纽之城”(Hub City)的外号。据2011人口普查所示,蒙克顿市内有69,074名居民,而都会区人口则达138,644人,是全国人口增长速度最高的普查都会区之一。

事实速览 蒙克顿 Moncton, 国家 ...

欧洲裔移民于1733年首度进驻蒙克顿一带,而来自宾夕法尼亚的德裔美国人则于1766年在此建立居民点。当时蒙克顿为一农业社区,但该带的造船业于19世纪中叶陆续兴旺,而蒙克顿亦于1855年建制为镇。然而,造船业于1860年代转衰,蒙克顿亦于1862年失去其城镇资格。1871年,加拿大殖民地际铁路将其总部设于蒙克顿,刺激该带经济,蒙克顿亦于1875年恢复建制,再于1890年升格为市。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的蒙克顿车厂于1980年代末关闭后,区内经济再度受创,但后来仍能复苏。时至今日,蒙克顿的经济趋向多方面发展,除了运输、物流和零售等传统行业外,也被教育、医疗、金融、资讯科技和保险等行业支撑。

Remove ads

历史

阿卡迪亚人于1670年代首度进驻芬迪湾北端[6],而“Petcoucoyer”(珀蒂克的克河)一名则于1686年首度出现于文献中[7]珀蒂克的克河默姆拉姆库克河的河谷约从1700年起出现聚落,并逐步向内陆伸展,到1733年伸延至珀蒂克的克河的一处弯头(即现蒙克顿一带)。区内首批阿卡迪亚人在该带建立一个农业社区,并将之名为“勒库尔德”(Le Coude,意即河弯)[8]

英军在陆军中校罗伯特·蒙克顿领导下于1755年攻陷法军的布瑟舒尔堡[9],而附近的珀蒂克的克河和默姆拉姆库克河河谷随后亦落入英国的控制。[10]新斯科舍总督查尔斯·罗伦斯于同年下令递解整个殖民地(包括勒库尔德一带)的阿卡迪亚人出境[11]

珀蒂克的克河一带随后落入宾夕法尼亚公司的管制,而来自宾夕法尼亚的德裔移民则于1766年在勒库尔德的遗址重建一个农业社区[12],并将之名为“本德”(The Bend[8]。往后数十年该带仍以农业为主,到1836年仍只得20户居民。来往圣约翰和哈利法克斯的邮递服务于同年投入服务,而本德亦成为沿线主要驿站之一。往后10年间,伐木业和造船业成为区内的主要工业,约瑟·萨尔特(Joseph Salter)并于本德开设一座船坞,成为该带发展的转捩点。服务性行业陆续进驻本德,为船坞及其员工提供后援服务,区内设施渐趋完善[13]。本德经济稳步上扬,并于1855年建制为镇,改称“蒙克顿”以纪念蒙克顿中校[8]。然而,蒙克顿镇的特许状却将蒙克顿中校的英文姓氏“Monckton”误拼为“Moncton”,此英文名亦将错就错沿用至今。蒙克顿镇的首任镇长为约瑟·萨尔特。

1857年,欧洲与北美洲铁路连接蒙克顿与舍迪阿克的铁路线开通,而连接蒙克顿与圣约翰的铁路则于1859年开通[14]。与此同时,传统木制船只逐步被新兴的蒸汽船淘汰,并严重冲击蒙克顿的造船业以至整体经济。蒙克顿更于1862年被逼放弃其城镇地位[8]

蒙克顿于1871年被选为加拿大殖民地际铁路的总部所在,扭转区内经济颓势,亦成为蒙克顿历史中一个重要里程碑[8]。随着市况逐渐改善,蒙克顿于1875年恢复建制,自此并以拉丁语Resurgo”(即“我会复苏”)作其座右铭[8],更于1890年4月23日升格为市[15]

Thumb
伊顿百货的邮购货仓(1927年明信片)

20世纪初叶,蒙克顿发展蓬勃。在新不伦瑞克省政府怂恿下,蒙克顿于1912年成为全国横贯大陆铁路的东岸总站[16]。1918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将殖民地际铁路和全国横贯大陆铁路合并成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R)[16]。殖民地际铁路公司的蒙克顿车厂成为CNR在海洋省份的主要维修场,而蒙克顿亦成为CNR的海洋省份总部所在[17]伊顿百货的邮购货仓于1920年代初迁至蒙克顿,并聘用超过700名员工[18],而蒙克顿机场则于1929年启用。运输和物流业在20世纪中期逐渐发展成市内举足轻重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军方在市内设立一座大型补给基地,为海洋省份各军事基地提供后援服务。战后CNR仍是区内的主要企业,到1950年代蒙克顿市内有近6000人从事与铁路相关的行业[19]

沿蒙克顿市北端而建的新不伦瑞克省2号公路于1960年代初开通,蒙克顿自此驳上横加公路网络,而连接蒙克顿和舍迪阿克的15号公路[20]和跨河的珀蒂克的克河堤大道随后亦相告落成[8]。以法语授课的蒙克顿大学于1963年成立[21],自此成为区内推广阿卡迪亚文化的重要一员[22]

市内数家大型机构在1970和1980年代进行重组或关闭,再度打击市内经济[23]。伊顿百货邮购货仓、CNR维修场和蒙克顿加军基地在这些年间相继关闭[24],数以千计市民失业[25]。然而,蒙克顿不少市民能操英法两语,吸引不少国内公司在1990年代初到蒙克顿开设电话客户服务中心,为市内经济多样化发展写下新一页[26]。到了1990年代末,市内零售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理想,而十年间新增的就业职位已弥补CNR维修场关闭所带来的损失,经济复苏之速更被称为“蒙克顿奇迹”[27]

大西洋浸信会大学于1996年获得大学资格,新校园亦于同年启用。大蒙克顿机场新航厦于2002年启用,并升格成国际机场[28]。蒙克顿市议会亦于2002年通过将英法两语并列为市政府办公语言,令蒙克顿成为全国首座正式双语城市[29]。蒙克顿于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首度被界定为普查都会区,并成为新不伦瑞克省人口最多的都会区[4]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信息 聚落类型, 1991年 ...

蒙克顿市民多数操英语,但市内亦有不少市民操法语。据2001年人口普查所示,法语用户占蒙克顿市人口的34.1%[30];以英语或法语为母语的市民分别占市内总人口的64.3%和33.4%,该两种语言同为母语的市民占1%,而母语为其他语言的市民则占1.2%[30]。蒙克顿都会区内居民约有40%能操英法两语;此比例仅次于渥太华安大略省的瑟巴利(Sudbury)和蒙特利尔。蒙克顿的邻市迪耶普约有76.9%居民为法语用户[31];另一邻镇河景镇(Riverview)则有95%居民为英语用户[30]

蒙克顿都会区的2011年人口为138,644人[3],为新不伦瑞克省内人口最高的都会区,以及海洋省份哈利法克斯后的第二大都会区。都会区人口从2006年至2011年间上升了9.7%[3],升幅为全国第五大,更是萨斯喀彻温省以东的最大升幅[3]

历史上蒙克顿的人口主要从西北欧裔人士组成。近年市内的有色人种少数裔人口比例已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数。迁居至蒙克顿的人士主要来自新不伦瑞克省内其他地区(特别是该省的北部)、新斯科舍省(13%)和安大略省(9%)。蒙克顿新居民中约62%为英语用户,38%则为法语用户[32]

Remove ads

经济

蒙克顿位处海洋省份的中心地带,从该市开车三小时便可覆盖的人口达140万,为海洋省份内最大的可及地域(catchment area[33]。这让蒙克顿成为区内的商业、物流、运输和零售中心,亦构成现今该市经济的基础。此外,保险界、资讯科技界、教育界和医疗界也是该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是市内两间医院便雇用了超过5千人。

2006年蒙克顿市内的失业率为6.5%[34],都会区内的失业率则为6.2%[35],皆低于全国平均。《加拿大商业杂志》于2004年将蒙克顿评为全国最适宜营商的城市[36],而FDi杂志于2007年公布的北美最适宜营商小型城市排名中将蒙克顿列为第五位[37]

交通

Thumb
蒙克顿市中心的维亚铁路车站

蒙克顿的主要东西向公路为新不伦瑞克省2号公路(横加公路的一部分),向东通往新斯科舍省,向西通往新不伦瑞克省府弗雷德里克顿魁北克省。15号公路的西端是一条名为威勒大道(Wheeler Boulevard)的环状道路,围绕了蒙克顿市内部后变成一条大致呈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向东通往舍迪阿克。1号公路于蒙克顿市以西约15公里之处与2号公路交汇,向西经圣约翰市通往美加边境[38]

蒙克顿都会区内的公共交通服务由市营的科迪阿克交通局(Codiac Transit)营运,旗下有40辆巴士,行驶26条巴士线,覆盖蒙克顿市、迪耶普市和河景镇[39]

在铁路交通方面,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R)在区内营运货运铁路服务。虽然CNR在蒙克顿的业务从1970年代起已大幅萎缩,但该公司仍在蒙克顿市的西端设有大型编组场,而其大西洋省份地区总部亦设于市内。客运铁路服务由维亚铁路提供,其海洋号列车经蒙克顿向西通往蒙特利尔,向东通往哈利法克斯[40]

以乘客量计算,大蒙克顿国际机场(IATA代码:YQM)是海洋省份第二繁忙的客运机场[41];以航班升降量计算则是全国第10繁忙。从此机场出发的定期航点包括哈利法克斯、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哈密尔顿纽约市;季节性航点则包括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共和国牙买加佛罗里达州等地的城市[42]

Remove ads

姊妹城市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