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蒙古国国歌
国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蒙古国国歌》(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ᠤᠯᠤᠰ ᠦ᠋ᠨ
ᠲᠥᠷᠥ ᠶ᠋ᠢᠨ
ᠳᠠᠭᠤᠯᠠᠯ,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Улсын Төрийн Дуулал,拉丁转写:Mongol ulsiin töriin duulal),前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歌》[a],自1950年起采用,由毕力格·达木丁苏伦、鲁布桑扎布·穆尔道尔吉作曲,由曾德·达木丁苏伦填词。
1911年外蒙古独立后,博克多汗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蒙古国政府共采用三首国歌。现行国歌源于1940年代中、末期征选国歌的工作,主歌由穆尔道尔吉谱写,副歌是毕力格·达木丁苏伦的作品。出于政治原因,原歌词于1961年被蒙古政府修改,至1991年回复原状,但去除第二段歌颂前共产领袖内容。2006年,国家大呼拉尔决议修改国歌歌词,以纪念蒙古帝国成立800周年。
Remove ads
沿革
1911年外蒙古独立后,蒙古共采用三首国歌。博克多汗国的国歌《足值百两的骡马》(Зуун лангийн жороо луус)寄调蒙古民谣《黄岩》(Шар хад),在1912年时已获采用,坊间对于这首国歌的来历众说纷纭[b]。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并未明定国歌曲谱;这时期的非官方国歌是《蒙古国际歌》,由作家索诺姆巴尔吉勒·博音尼木和填词[1][c],虽然以《国际歌》为名,但旋律、歌词却和《国际歌》不一样。
征选新国歌的工作在1940年代中、末期展开[d]。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宣布举行比赛,向戏剧、音乐界人士征集国歌曲谱,由霍尔洛·乔巴山、尤睦佳·泽登巴尔等主要官员担任评审委员,结果提交稿件者不下十余人[2],他们都必须以化名投稿(如后来的国歌作者、作曲家鲁布桑扎布·穆尔道尔吉需化名“麻雀”)。乔巴山等人聆听各参赛作品的交响乐版本和管乐版本后,得出把穆尔道尔吉版本的主歌和毕力格·达木丁苏伦版本的副歌结合成国歌的想法,并得到政治局委员的同意,之后他们指令曾在苏联留学的作家曾德·达木丁苏伦为国歌填写歌词。1950年4月26日,国家小呼拉尔决议自同年5月1日起采用新国歌,之后毕·达木丁苏伦、曾·达木丁苏伦和穆尔道尔吉均获政府颁授优秀艺术家头衔和一项国家奖[3]。1961年,由于原歌词被指政治不正确[e],引起泽登巴尔的注意,因此国歌歌词被诗人策格米德·盖达布(Цэгмидийн Гайтав)和乔伊吉勒·其米德完全重写,新歌词有蒙古和苏联命运与共,奔向共产主义道路等内容,可见当时苏联在蒙古具有强大的影响力[1]。
1990年,蒙古展开民主改革,同时蒙古国内也开始讨论应否修改国歌歌词。1990年1月21日,人民大呼拉尔主席团通过决议,恢复曾德·达木丁苏伦所作的第一版歌词。不过讨论并没有就此告一段落,1990年-1992年重订宪法期间,不少人都提交了自己的修改草案,然而部分草案只是以自己的文字复述原歌词的思想,议员们也认为这些草案不足以说服他们修改国歌歌词。结果人民大呼拉尔有68.9%的议员同意维持原有的旋律和歌词,但接纳了一个由艺术界人士组成,负责审定国家象征的小组所提出的建议,略去第二段歌颂列宁、斯大林、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歌词,以消除个人崇拜色彩[1]。2006年7月,经过时任总统那木巴尔·恩赫巴亚尔的倡议,国家大呼拉尔通过局部修改国歌歌词[4],以庆祝蒙古帝国成立800周年[5]。
1994年,蒙古国通过《国家象征法》,规定了国歌歌词、奏唱国歌的场合和演奏国歌时应有的表现。根据《国家象征法》第21、22条,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包括升旗礼、总统/国家大呼拉尔议员/公务员宣誓仪式、蒙古传统节日活动、历史纪念馆/杰出人物纪念馆的开幕礼、开学礼、以及电台、电视台开播、收播时。奏国歌时,人们需要起立,唱出国歌的歌词[6]。
Remove ads
歌词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备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