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薄片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薄板龍屬
Remove ads

薄片龙属名:Elasmosaurus,意为“有轻薄片板的蜥蜴”),又名薄板龙,因为它骨盆里的板状骨头而得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种有极长颈部的蛇颈龙类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Remove ads

生理构造

它身长14米,重达2,000公斤,是最长的蛇颈龙亚目。它拥有大型身体与四个鳍状肢。身长的一半为颈部,颈部有超过70个脊椎骨,超过任何动物。它的小型头部里有锐利牙齿。

发现与历史

最早的薄片龙化石是在1868年于美国堪萨斯州发现,并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叙述。其他标本在北美的不同地点发现。薄片龙目前已经有许多种。在1999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提出薄片龙只有一个种,模式种E. platyurus)。

传说中的“头部装到尾巴末端的薄片龙”化石,是科普与马什之间的化石战争导火线

在1868年,科普开始架设薄片龙的化石。科普认为薄片龙应具有短颈部、长尾巴,如同蜥蜴,因此将头部装到尾巴末端上。科普在1869年八月公布了他的薄片龙重建图。这是大众首次看到薄片龙外貌,而它看起来有长而弯曲的尾巴,类似沧龙类的尾巴

早在1870年,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便已在费城自然科学馆的会议中指出这个错误。[1]而在20年后的1890年,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报纸的文章上指出科普的错误[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虽然马什曾经挖出数具蛇颈龙类化石,但他从未提出任何蛇颈龙类的研究。这事件成为他们俩之间交恶数年的导火线之一,这场竞争也就是著名的化石战争

Remove ads

古生物学

Thumb
骨架(复制品)

大众媒体常将蛇颈龙塑造呈颈部高举出水面、猎食空中的翼龙类。但如同大部分蛇颈龙类,薄片龙的颈椎关节无法作出头部高举出海面,也受到其颈部重量的影响。其长颈部的重量,将身体的重心保持在前肢附近。所以只有当身体位于浅水的水底时,才能同时将头部、颈部抬离水面,但这动作对于薄板龙而言相当危险。

薄片龙的头部、颈部极可能有控制方向的功能。薄板龙的游泳速度缓慢,可能以跟踪方式猎食鱼群。长颈部可使鱼群较慢发现到薄片龙。薄片龙极可能以小型硬骨鱼箭石(类似鱿鱼)、鳞齿鱼鹦鹉螺软体动物)为食。薄板龙吞食小型石头以协助消化。

薄片龙被认为主要生存于开放性海域。它们的生活方式所知有限,但根据蛇颈龙类的四肢不灵活,适合游泳的流线型身体,它们极可能直接在水中产下幼体,类似现代海蛇

和薄片龙生活于同时期海域的生物包括厚根齿鱼矛齿鱼Cimolichthys英语CimolichthysSaurocephalus英语Saurocephalus蜥齿鱼英语Saurodon鳃腺鱼乞丐鱼剑射鱼原金梭鱼Martinichthys英语Martinichthys等硬骨鱼;白垩刺甲鲨白垩鼠鲨英语Cretolamna剑吻鲨伪渡鸦鲨英语Pseudocorax角鳞鲨鲨鱼里伯龙神河龙海霸龙Terminonatator双臼椎龙短颈龙长喙龙三尖股龙蛇颈龙物种;沧龙大洋龙倾齿龙海王龙长鼻蜥龙圆齿龙硬椎龙板踝龙扁掌龙沧龙科物种;古巨龟原盖龟Porthochelys英语PorthochelysToxochelys英语Toxochelys等海龟;鸟类则包括不会飞的水生黄昏鸟及会飞的鱼鸟,另外也有无齿翼龙夜翼龙翼龙[2]

大众文化

  • 薄片龙出现在BBC电视节目《海底霸王》(Sea Monsters)最后一集。
  • 环球影业的1957年科幻电影《The Land Unknown》曾出现一只薄片龙。
  • 日本电影《你看起来很好吃(おまえうまそうだな)》中,也曾出现一只薄片龙。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