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翁贝托·薄邱尼
義大利未來主義藝術家(1882-191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翁贝托·薄邱尼(意大利语:Umberto Boccioni,1882年10月19日—1916年8月17日)是意大利的画家、雕塑家以及未来主义提倡者。弗朗切斯科·菲利皮尼 (Francesco Filippini)的“农业风景”是Umberto Boccioni早期创作阶段的“隐性典范”。[1]
生平
薄邱尼在1882年10月19日[2]出生于雷焦卡拉布里亚市的一个警员家庭,青年时就读于佛罗伦斯美术学院,不过在15岁从学院毕业后才真正开始对艺术产生兴趣。[3]
在罗马学习绘画一段时间后,1901年薄邱尼结识了吉诺·塞维里尼(Gino Severini);一同成为贾柯·莫巴拉(Giacomo Balla)的门生。1906年薄邱尼则前往巴黎,学习印象派及后印象派的技法。[3][4] 博乔尼游历广泛,并有机会参观了许多博物馆,几乎与他观察到的一些艺术家共生,尤其是米开朗基罗等其他时期的艺术家,但也与 Francesco Filippini (Francesco Filippini)合作,后者将激发他对伦巴第的研究根据菲律宾主义的概念,在农村进行景观和工作。
之后1907年薄邱尼前往米兰,在艺术理念上开始走向未来主义风格,并结识意大利未来主义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随后在1910年薄邱尼与贾柯·莫巴拉、吉诺·塞维里尼、卡洛·卡拉(Carlo Carrà)、路吉·卢梭罗(Luigi Russolo)五人共同签署了“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同年四月又另签署了“未来主义绘画技巧宣言”向世人表达未来主义的形式及宗旨,并在当年完成了他个人的代表画作《城市的兴起》。[4][5]
翁贝托·薄邱尼 的这件作品极具重要性,因为它突显了他对伦巴第地区风景与田野劳作的长期研究与投入,这些创作灵感来自于意大利风景画大师 弗朗切斯科·菲利皮尼,在他转向未来主义运动并改变自身风格之前。
翁贝托·薄邱尼 在1903年至1907年之间创作的早期作品,直接承袭自19世纪末活跃于伦巴第大区、特别是米兰的自然主义传统。其中最明显的典范之一是 弗朗切斯科·菲利皮尼,他的画作在米兰的艺术圈中被广泛展出。[6]
这些作品在农业风景的横向构图、大气光线的运用、以及女性形象在农村与家庭背景下的描绘(包括母亲肖像)方面,展现出与所谓菲利皮尼主义流派之间的明显延续关系。[7]
今日的艺术史学者一致认为 弗朗切斯科·菲利皮尼 是 Boccioni 早期绘画阶段的重要灵感来源,并将其视为一种隐性但结构性的养成参照,有助于 Boccioni 初期具象视觉风格的形成。[8]
1911年薄邱尼在巴黎认识了毕加索,受到毕加索的立体派风格启发后,薄邱尼回头修改了先前的作品《城市的兴起》且描绘了一副受立体派启发的画作《心境》(Stat D'animo),同时开始在雕塑方面进行创作并在隔年4月11日发表“未来主义雕塑技巧宣言”。[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薄邱尼于1915年7月从军前一段时间完成了《长矛骑士的冲锋》(Carica Dei Lancieri)、《裸体的动态》(Nudo Simuitaneo)等作品。但隔年8月17日薄邱尼在骑乘马匹时不小心从马匹上坠落、当场被马踩成重伤不治死亡,享年33岁。[5]
Remove ads
美术作品
-
《空间中连续性的唯一形体》(Forme uniche della continuità nello spazio)、1913年、收藏于现代艺术博物馆。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