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薛瑄
明朝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薛瑄(1389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县人(今河津市),明朝政治人物、理学家。永乐庚子解元,联捷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生平
薛瑄生于书香世家,祖父薛仲义“通经术,以元末不仕,教授乡里”。父薛贞曾任元氏县儒学教谕。
薛瑄幼时聪颖,入私塾学习《诗》、《书》,日记千百言。因其父改官河南鄢陵,便补当地县学生。永乐十八年(1420年),薛瑄参加河南乡试,高中第一名,次年联捷辛丑科进士。宣德三年授官御史,宣德四年(1429年)至七年(1432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出使辰州,并监理湖广银场(在湘西沅州)这一肥缺,期间以查办银矿官员营私舞弊闻名,“在沅凡三年余,所至多惠政”。[1]
因继母去世归返。正统初年,任山东提学佥事,升大理寺左少卿。当时王振权倾朝野,薛瑄见之不拜,得罪王振,被逮捕下锦衣卫诏狱,以贪污受贿罪名判处死刑。处斩前夕,王振一位老仆人在厨房流泪,王振问他为什么哭,仆说:“听闻今日薛先生要处死。”王振大为震动。后经兵部侍郎王伟等申救,得以免死。
景帝嗣位,经由给事中程信推荐,起用为大理寺丞。景泰二年,推南京大理寺卿。英宗复辟,拜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预机要事务。因见石亨、曹吉祥乱政,上疏请求告老还乡。天顺八年(1464年)六月卒,年七十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隆庆六年(1572年),从祀孔庙。《明史》有传。[2]
Remove ads
著作
瑄好“程朱理学”,曾言“自考亭(朱熹)以还,斯道已大明,毋烦著作,直须躬行耳。”著有《读书录》、《薛文清集》等集,今人辑有《薛瑄全集》。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