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藤原高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藤原高远(日语:藤原高遠/ふじわら の たかとお Fujiwara no Takatō,949年—1013年6月)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卿和歌人,出自于藤原北家小野宫流,官位是正三位大宰大贰。和歌方面,他有27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初次收录是《拾遗和歌集》,为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Remove ads
生平
高远的父亲是藤原齐敏,母亲是藤原尹文之女,弟弟有藤原实资,祖父是藤原实赖,堂兄弟有藤原佐理和藤原公任[1]。应和4年正月7日(964年2月22日),高远获叙为从五位下(东宫御给)。康保4年7月23日(967年8月31日),他就任为侍从,翌年正月13日(968年2月14日)出任右卫门佐。安和2年正月27日(969年2月16日),他就任为右近卫少将,翌年正月26日(970年3月6日)兼任近江介或近江权介,天禄元年8月5日(970年9月8日)改任左近卫少将[2][3]。
天禄元年11月27日(12月28日),高远获升至从五位上,天延2年正月7日(974年2月1日)再升至正五位下(府劳)[2],同年闰10月27日(12月13日)根据《亲信卿记》记载,其妻藤原朝成三女死去[4]。天延4年正月7日(976年2月9日),他出任民部权大辅,贞元元年年12月27日(977年1月19日)就任春宫权亮。永观2年10月10日(984年11月5日),他获升至正四位下(先坊亮劳),同年10月30日(11月25日)就任为右马头。宽和2年正月28日(986年3月11日),他兼任内藏头。永延元年7月11日(987年8月8日),他出任右兵卫督[2]。
永祚2年正月11日(990年2月9日),高远获升至从三位((行幸圆融寺御游之次依为主上御笛师[注 1])。正历3年8月23日(992年9月22日),他就任为兵部卿。长德2年9月17日(996年10月31日),他出任左兵卫督[2]。宽弘元年12月28日(1005年2月9日),根据《日本纪略》记载,大宰权帅平惟仲遭到宇佐神宫控诉而被罢免,高远则作为大宰大贰上任[9]:215。翌年4月22日(1005年6月1日),根据《小右记》和《权记》记载,他由于赴任大宰大贰而获升至正三位[9]:412-413。
宽弘6年8月14日(1009年9月5日),高远遭到筑后守藤原文信控诉而停职[10]:433-434,同年9月14日(10月4日)议决[10]:446。其后,推测他隐居于近江的山村[11]。长和2年5月6日(1013年6月16日),根据《中古歌仙三十六人传》记载,高远死去,享年56岁[2],《尊卑分脉》、《日本纪略》和《御堂关白记》则分别记载为5月11日(6月21日)、5月16日和5月17日(6月26日和6月27日)[12],《公卿补任》甚至直至长和5年(1016年)为止仍有记载其名称[13]。高远死后,根据《十训抄》和《沙石集》记载,他向某人报梦,并且以和歌寄意称如果有人前往他的故乡的话,希望你能够告诉他我在走向冥界的山路处迷路了[14][15][注 2]。
Remove ads
和歌
高远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1],曾经参与康保3年闰8月15日(966年10月1日)的内里前栽合、贞元2年8月16日(977年10月1日)的三条左大臣赖忠前栽歌合和宽和2年6月10日(986年7月19日)的内里歌合,并且被推测与弟弟藤原怀平、实资一同分别于天元4年4月26日(981年6月1日)和某年5月举办故右卫门督齐敏君达谜合以及故右卫门君达后度谜歌合[19]。此外,他也有参与宽弘7年至翌年春天(1010年至1011年)期间举行的前大宰大贰高远歌合[20]。
这首和歌收录于《拾遗和歌集》卷第三“秋”,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169,词书是“在任少将时前往驹迎”(少将に侍りける時、こまむかへにまかりて)[16],家集的词书则是“前往驹迎”(こまむかへにいきて)[23]。少将是指高远在安和2年正月27日至天延4年正月7日时担任的右近卫少将,驹迎是由马寮的官员(少将)在每年8月于逢坂关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献马的仪式[24][25][11]。
此歌与纪贯之收录在《拾遗和歌集》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70[16])同为以驹迎作为歌题的先驱[11]。根据《西行上人谈抄》和《愚秘抄》记载,高远在藤原公任身患重病时前往探访,并且向公任问道为何咏唱一两次时感觉自己的作品更好,可是咏唱四五次时却又感觉贯之的作品更佳呢?对此,公任一方面对于高远热衷于和歌而流泪,同时回答到这是由于贯之的作品没有使用显眼的缘语等技巧,而是端丽地咏唱[26]。
首句“相坂の”是指逢坂山,为近江国的歌枕。第二句“関のいはかど”的意思是关隘岩石的突起部分,基于首句的逢坂,此关隘即为逢坂关。第三句“ふみならし”的意思是踩踏岩石的突起部分,让其变得平坦(踏み均し),也有踩踏而发出蹄声的意思(踏み鳴らし)。第四句“山たちいづる”的意思是翻山越岭,其中“たちいづる”与末句的“きり(雾)”是缘语。末句“きりはらのこま”的意思是桐原的马匹,桐原是信浓国的歌枕,为马匹的产地[24][25][11],现为长野县长野市桐原或松本市入山边[27],“きり”则是挂词,同时有桐和雾的意思[24][25]。
此歌也收录于《拾遗抄》[16]、《古今和歌六帖》、《金玉和歌集》、《玄玄集》[28]、《后十五番歌合》、《和歌童蒙抄》、《古来风体抄》[21]、《歌枕名寄》、《色叶和难集》和《新百人一首》[29][30],本歌取则有藤原定家收录于《拾遗愚草》的作品(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49)等等[11]。
Remove ads
家集
高远的家集是《高远集》,也称为《大贰高远集》、《高远大贰集》、《大宰大贰高远集》等等,推测由高远在宽弘8年至长和2年(1011年至1013年)期间编撰而成。家集总共收录有403首和歌,其中有两首长歌、60首他人歌、一首梦想之歌以及卷本增补的27首他本歌[注 4],内容以赠答歌为中心,涵盖花山院、实资、公任、藤原实方和御形宣旨等人[11][31][32]。版本方面,家集有冷泉家时雨亭文库藏真观本[11]、宫内厅书陵部藏本大贰高远集(桂宫本甲本[33],书架编号501・190)、宫内厅书陵部藏谷森本太宰大贰高远集(书架编号351・423)、冈山大学藏本高远大贰集(土肥经平文库)、小川寿一藏本太宰大贰高远卿家集、小泽芦庵笔本和田中忠三郎藏本以及拔粹本续扶桑拾叶集本和八洲文藻本等等,均属同一系统[23][34]。
冷泉家时雨亭文库藏真观本是长21.5厘米,宽14.3厘米的缀叶装,料纸是楮纸,封面左上方写有“大宰大贰高远卿集”,内题则是“大贰高远集”,73页着墨,其中27首他本歌的部分的笔迹与纸质均与其他部分不同,由于他本歌中有一首(新编私家集大成编号384)以赤染卫门名义收录于《千载和歌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200[16]),因此无法断定均为高远的作品。此外,他本歌部分之前的三首(新编私家集大成编号374至376)均以片假名书写,与其他收录和歌不同[35][36]。
宫内厅书陵部藏本大贰高远集(桂宫本甲本,书架编号501・190)在江户时代前期抄写自冷泉家时雨亭文库藏真观本,为长23.2厘米,宽15.7厘米的列帖装,料纸是鸟之子纸,外题出自于灵元天皇手笔,写有“大贰高远集”五字,一面九至十一行,和歌分两行书写,词书隔两个空格[23][34]。谷森本太宰大贰高远集(书架编号351・423)是半纸大小的袋缀,抄写于江户时代中期,封面是黄色雁皮纸,写有“大宰大贰高远集”,奥书则有“以醍醐天皇宸笔书写迄[注 5]”,与小泽芦庵笔本同样没有收录他本歌[37][33]。
此外,传西行笔《和泉式部续集》的前半和后半部分的外题分别是“大贰三位集”和“高远大贰集”,均出自于藤原定家手笔,由此得知藤原定家笔《高远集》曾经存在过,现存约10种的家集古笔推测便是源于此版本,虽然系统上与家集现存版本相同,不过与真观本之间存在相当的差异,例如第96首的词书、第129首的词书、第190首、第215首和第285首[35][36][11]。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