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丹港 (城市)
苏丹红海州首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苏丹港(阿拉伯语:بور سودان),是苏丹共和国红海省的省会,也是苏丹重要的海港,濒临红海。截至2007年,共有居民489,725人。
由于苏丹港隔红海与麦加的外港吉达相望,所以很久以前北非穆斯林就已开始利用这里作为去朝圣的捷径。1904年,英国统治当局修建了连接喀土穆与红海的铁路,苏丹港作为这条铁路的终点很快繁荣起来。
苏丹港位于沙漠当中,气候炎热而干燥。
2023年,苏丹内战爆发后,苏丹港成为苏丹事实上的首都。
历史
经济
1977年,苏丹港和喀土穆之间修建了一条输油管道,随后又建成了现代化的炼油厂,成为苏丹石油加工与运输的重要基地,主导着苏丹的国际贸易。[1]苏丹港还有电力、汽车装配、船舶修理、农牧产品加工等产业,附近地区盛产食盐。[2]:9
交通

苏丹港已发展为设备优良的现代化港口,苏丹出口的棉花、阿拉伯胶、油菜籽、皮革,进口的机械、车辆、建筑材料等物资都在这里集散,年吞吐量800万吨。20世纪末,又在苏丹港南部修建了巴沙尔港(Bashair)作为石油出口专用港。1904年开始修建阿特巴拉至苏丹港的铁路,1906年修通,为轨距1.067米的窄轨铁路,该铁路在阿特巴拉衔接上1899年建成的瓦迪哈勒法至喀土穆铁路,使得苏丹港与当时的英埃苏丹首府喀土穆相连接。1970年代,苏丹开始修建喀土穆经瓦德迈达尼、加达里夫、卡萨拉至苏丹港的公路,1980年贯通,长1,200公里。苏丹港新国际机场位于城南20公里处,开通有飞往喀土穆、迪拜、开罗、伊斯坦布尔、吉达等地的航线。苏丹港已成为苏丹的海、陆、空运输枢纽。[2]:9,276-282
教育

1994年,红海大学在苏丹港建立。[5]
宗教活动场所
礼拜的地方主要是穆斯林清真寺,[6]但也有基督教教堂和寺庙,包括喀土穆罗马天主教大主教区(天主教会)、苏丹内陆教会(浸信会世界联盟)和苏丹长老会教会(世界改革宗教会)。
气候
苏丹港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极其炎热,冬季中度炎热,需要从伊特巴伊山中的瓦迪阿尔巴特河获取淡水。冬天的温度很容易超过30℃,夏天的温度可以超过45℃。全年雨量逾九成在十月至一月之间,大部分在十一月。根据记录,雨量最多的月份是1947年十一月,雨量为182毫米,而雨量最多的年份是1923年7月至1924年6月,雨量为231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76毫米,1983年1月至1984年6月期间没有降雨。[7]全年的平均温度(所有日高点和夜间低点的平均值)是28.4℃(83.1℉)。
Remove ads
人口统计资料
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少数是亚洲人和欧洲人。[1]
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