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萤光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萤光素
Remove ads

萤光素拉丁语Luciferin[注 1])是一个通用名称,泛指所有在生物中发现,能产生生物光化合物。萤光素一般透过由一种催化氧化过程,令化合物进入激发态的中间体,然后当衰变回到其基态时以可见光的形式放出能量。有关合物可能同时也是萤光素酶发光蛋白基质[2]

Thumb
萤火虫萤光素空间填充模型。色彩表示码:黄色=;蓝色=;黑色=;红色=;白色=

历史

早在17世纪,爱尔兰自然哲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就已发现任何生物发光系统都需要空气。

在18世纪初,勒内·列奥米尔发现:把干燥了和研磨的会发光微生物粉末加水,会令这些混合物再度发光。第一个有关“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的实验报告可以追溯到法国的拉斐尔·杜勃瓦英语Raphaël Dubois。他于1885年发现在萤火虫在光成像反应中使用时的一种物质。他从各种生物体中提取出可以产生生物光的物质。当中不会被热破坏的,他叫做萤光素;另外一种不耐热的,他叫做萤光素酶[3]

接下来的是20世纪初由牛顿·哈维进行的实验[4]。 他发现“萤光素-萤光素酶系统”的特异性。所以一个物种的萤光素不能由另一个物种的萤光素酶来实现。

种类

Thumb
This structure of firefly luciferin is reversed (left to right) from the space-filling model shown above

萤光素是一类小分子的底物基质),在有萤光素酶的环境被氧化成为氧化萤光素和以可见光的形式放出能量。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种萤光素存在,但下方会列出一些有较好研究的化合物。萤光素有许多类型,然而所有类型都利用活性氧而发光。[5]

萤火虫

萤火虫萤光素是一种在多个萤科物种的身体内发现的萤光素,是萤光素酶(EC编号1.13.12.7)的底物。荧光素酶使荧光素发出特征性黄色亮光。 和其它的荧光素一样,萤火虫荧光素需要氧气来发光,ATP也被发现是荧光素发光必需的[6]。`

淡水螺

一种新西兰北岛特有种的淡水螺Latia属物种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会分泌出一种会产生萤光的黏液。

细菌

Thumb
Bacterial luciferin

会发光的细菌一般存在于特定品种的鱼类耳乌贼目物种的身体里。这些细菌的萤光素的分子比较大,包括一个已还原核黄素磷酸盐

腔肠素

腔肠素Coelenterazine)存在于放射虫栉水母刺胞动物鱿鱼蛇尾棘皮动物)、桡足类毛颚动物、鱼类和虾之中。腔肠素含有水母发光蛋白,是令动物产生蓝光的辅基prosthetic group[7]

甲藻

Thumb
甲藻荧光素以(R = H)表示;磷虾的以(R = OH)表示。 后者也被称为“成分F”。

甲藻荧光素是一种叶绿素衍生物(即一种四吡咯),并在一些腰鞭毛虫内发现。 这些甲藻类生物就是这些生物光的来源。文学上往往说在海上看到的“点点磷光”,就是来自这些甲藻。此外,在某些磷虾亦有发现类似的化合物,但化学结构略有不同(见右图)。[8]

介形虫

Thumb
介形虫荧光素

介形虫萤光素(Vargulin)可在特定的介形虫和一种叫光蟾鱼属深海鱼类中发现。就像腔肠素那样的化合物,它是一种咪唑并吡嗪酮英语imidazopyrazinone并主要令动物发出蓝光。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