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血桐

大戟科血桐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血桐
Remove ads

血桐学名Macaranga tanarius,英语:parasol leaf tree[3]),别称流血桐毛桐山桐子橙桐橙栏红合儿树,以及帐篷树[4][5][6],为大戟科血桐属植物[4]

事实速览 血桐, 科学分类 ...

血桐英语名另有:elephant's ear、blush macaranga、nasturtium tree、David's heart 和 heart leaf 等等[7]。血桐的英文名称 elephant's ear ,源自于血桐的叶形状似小象的耳朵[8][9][10][11]。而当血桐的树干表面受损时,流出的树液及髓心周围经氧化后会转变成血红色,状似流血一样,故而得名[8][9][12][13][14]

血桐的叶可作为动物的饲料,而木材则可供作建材、火柴及火柴盒之用[11][15]

Remove ads

分布

原产于广东台湾,现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琉球群岛泰国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澳洲北部等地,模式种采自于印尼爪哇[15]。多生长于沿海低地次生林灌木林之中,亦常见于路旁荒地上[10][16]

形态特征

血桐是一种常绿乔木植物,高约5-10,树冠浓密呈伞形。幼嫩枝叶及托叶均披黄褐色柔毛,嫩叶有时无毛,小枝粗壮,披白霜无毛。卵圆形或近圆形,单叶丛生,纸质或簿纸质,顶端渐尖,基部钝圆,全缘或具浅波状小齿,表面无毛,背面密生颗粒状腺体,长约17-30厘米,宽约14-24厘米;叶脉9-11条,由叶柄着生处生出,呈掌状分布,侧脉8-9对,沿脉序披柔毛;叶柄连接至叶的底部,盾状着生,长约14-30厘米;托叶长三角形或阔三角形,膜质,稍后凋落,长约1.5-3厘米,宽约0.7-2厘米。单性,雌雄异株[9],雌雄花均没有花瓣,包于花苞片之内;雄花为圆锥花序,绿色,花序轴无毛或披柔毛,长约5-14厘米;苞片卵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兜状,边缘流苏状,披柔毛,长约3-5毫米,宽约3-4.5毫米;苞腋具花约11朵;萼片3枚,疏生柔毛,长约1毫米;雄蕊4-10枚;花药4室;花梗近无毛,长不及1毫米;雌花为圆锥花序,绿色,花序轴疏生柔毛,长约5-15厘米;苞片卵形叶状,顶端渐尖,基部呈柄状,披柔毛,长约1-1.5厘米;雌花花萼2-3裂,披短柔毛,长约2毫米;子房近脊部具数枚软刺;花柱2-3枚,稍舌状,疏生小乳头,长约6毫米。蒴果,绿色,密披颗粒状腺体及数枚长约8毫米的软刺,表面有2-3条纵沟,3室,每室内有一颗种子,长约8毫米,宽约12毫米;果梗披微柔毛,长约5-7毫米。种子近球形,黑色,直径约5毫米。[5][6][10][14][15][1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