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行星猎人
公众科学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行星猎人是使用人眼寻找系外行星的公民科学专案之一。它通过让使用者分析来自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和NASA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的数据来实现这一目标[1][2]。这个计划是由黛布拉·费希尔领导的团队在耶鲁大学发起 [3],作为宇宙动物园(公民科学专案)专案的一部分[4]。
历史
该专案于2010年12月16日启动,当时以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数据让参与者加入分析,以肉眼寻找太阳系外行星[5]。30万志愿者参与了该专案,专案组发表了8篇科学论文。2014年12月14日,该专案以行星猎人2.0的形式重新启动,并改进了网站,并开放让志愿者查看K2的数据[6]。截至2018年11月,行星猎人发现了50%的已知行星的轨道周期大于两年[7]。
2017年,"系外行星探索者"的专案启动。这是宇宙动物园的另一个行星搜寻专案,发现了恒星系K2-138和系外行星K2-288Bb。该专案是在电视节目Stargazing Live播放期间启动的,并在节目期间宣布了K2-138系统的发现[8]。
2018年12月6日,行星猎人:TESS专案启动。该项目使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数据,目前处于活动状态(截至2020年2月)[2]。这个专案发现了土星大小的系外行星TOI-813b[9][10]。
行星搜寻
行星猎人专案利用了人类比电脑更善于识别不同影像的视觉模式这一事实。该网站展示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太空任务收集的数据影像,并要求人类用户(称为公民科学家)查看数据,了解恒星亮度如何随着时间变化。该亮度数据以图形表示,称为恒星的光变曲线。因为从地球上看,当行星经过恒星前面时,恒星的亮度会降低,所以这样的曲线有助于发现太阳系外行星[11]。因此,亮度降低的时期可以提供行星凌日的证据,但也可能是由记录、投影或其它现象造成的错误[12]。
特殊现象
该专案三不五时就会观测到食双星。从本质上说,它们是彼此相互绕行的恒星,就像行星可以干扰一颗恒星的亮度,且另一颗恒星也可以。光变曲线上有明显的差异:有光度下降较大的主食(Primary eclipse)和光度下降较小的次食(Secondary eclipse)[13][14]。
截至2017年12月,总共有621颗多行星系统,或至少包含两颗已确认行星的恒星[15]。在多行星系统图中,有许多不同的凌日模式。由于行星的大小不同,凌日时下降的星等都不一样[16]。
发现

迄今为止,已经分析了1200多万个观测值。截至2012年7月,在其中发现34颗行星候选天体[18]。2012年10月,行星猎人计划的两名志愿者宣布发现了一颗新型的海王星类行星,它是四合星双星系统的一部分,围绕其中一对恒星运行,而另一对恒星在距离大约1,000天文单位的轨道上运行。这是在如此复杂的恒星环境中,第一次发现有稳定轨道的行星。这个系统距离太阳系7,200光年[19],这颗新行星以行星猎人1b(Planet Hunters 1b)的缩写,命名为PH1b[20][21]。
# | 环绕双星行星 |
§ | 在多星系统中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S级或卫星级行星) |
‡ | 拥有行星系统的宿主恒星(两颗或更多行星) |
黄色表示环绕双星的行星。浅绿色表示行星在多星系统中绕一颗恒星运行。 浅蓝色表示主星的行星系统由两颗或更多颗行星组成。主星的值通过 SIMBAD 取得[22],以及其它引用。视星等代表V星等。
Remove ads
2013年9月,该专案发现了不寻常的激变变星KIC 9406652[49]。2014年4月,异常活跃的大熊座SU型矮新星GALEX J194419.33+491257.0被发现。这颗激变变星是在KIC 11412044的背景矮新星中发现的[50]。
2016年1月,KIC 8462852宣布出现异常下跌。KIC 8462852(也被称为博雅健之星)不同寻常的光变曲线[51],已经引起了是外星文明戴森球该负责任的猜测[52][53][54]。
迄2016年6月,这个专案发现了32个可能的食双星,还宣布了可能的系外行星[55]。
2018年2月,发现了第一颗凌系外彗星。这些光度下降是作者之一,行星猎人参与着,在一次为期五个月的目视搜索中发现的,该搜索涵盖了201,250颗目标恒星的完整Q1-Q17"开普勒"光变曲线档案[56][57]。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宇宙动物园专案:
- 业余者的系外行星发现
- 小行星动物园
- 后院的世界
- 盘面侦探
- 星系动物园
- 古天气
- SETILive
- 银河专案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