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表皮碳氢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表皮碳氢化合物(英语:Cuticular hydrocarbon,缩写CHC)是昆虫表皮蜡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昆虫适应陆地生活具有关键作用,能够防止水分流失、提供物理屏障以及介导化学通讯[1]。昆虫表皮蜡质主要由游离脂肪酸脂肪醇碳氢化合物等组成,其中以CHC占比最高。[2]

结构与理化性质

CHC通常为饱和、不饱和直链及支链烃的混合物,由昆虫体内特化的绛色细胞合成,随后经运输系统转移至上表皮发挥功能[1]。大多数昆虫的CHC以碳链长度超过20个碳原子的正链烷烃、甲基烷烃及不饱和烯烃二烯烃为主[3],部分种类则含有罕见的三烯、四烯或甲基烯烃[4]。不同昆虫间CHC的碳链长度、甲基双键的数量与位置、甲基的手性异构及双键的立体异构等差异显著[5][2]

在自然条件下,昆虫CHC呈固-液混合状态,能牢固附着于体表,以实现防护与通讯功能[6]

碳链超过20个碳原子的正链烷烃稳定性高、挥发性低,且范德华力强,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7][8]

手性甲基烷烃及立体异构烯烃的出现增加了CHC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在化学通讯中能携带更多信息[1]。在室温下,碳链长度超过20个碳原子的CHC为低挥发性液体或固体,其蒸汽压特征及扩散速率因体表结构差异而异,从而形成身体部位特异的化学信号[6][9]

Remove ads

功能

昆虫CHC主要具有三大功能:防止水分流失、提供物理屏障以及介导化学通讯。

防水作用

CHC的防水功能最早由James O. Ramsay在1935年提出[10]。尽管CHC总质量通常不足昆虫体重的0.1%,却能使其表皮透水性降低约1300%,这源于CHC结构的强疏水性[11]。环境温湿度变化可显著影响CHC的组成及昆虫体壁的透水性[3][12][13]。例如,在高温条件下,小红蚁Myrmica rubra)与皱结红蚁M. ruginodis)体表直链烷烃比例上升,而甲基化及不饱和化合物比例降低,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14]

物理屏障

作为覆盖昆虫表面的固液混合层,CHC能有效抵御农药及病原生物等外来威胁[15][16]

化学通讯

CHC在昆虫的行为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配偶与亲缘识别、巢穴标记、社会分工、觅食及免疫等[3][17]。在社会性昆虫中,CHC所传递的信息对于群体结构与行为分化尤为关键[1]

组成比例与功能关系

不同CHC化合物间的比例也会影响其功能。例如欧洲狼蜂Philanthus triangulum)触角腺分泌物中烯烃与正链烷烃的比例约为3:1,该混合物能形成疏水层以保护巢室中共生放线菌免受一氧化氮毒害[1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