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针叶樱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针叶樱桃(学名:Malpighia emarginata)是一种金虎尾科的常绿果树,原产于热带美洲,最先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后传至夏威夷、印度等其他各国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果实外型似樱桃,又称阿西罗拉樱桃(acerola cherry)、巴巴多斯樱桃(Barbados cherry)、台湾常称作西印度樱桃(West Indian cherry)等[2]。其生长环境需全日照、高温多湿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并可借由播种、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成熟果实呈深红色为口感酸甜且风味佳,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制成各式营养品。
Remove ads
学名
针叶樱桃的学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古巴及中美洲等国常用“Malpighia glabra L.”,而波多黎各等地区则惯用“M. punicifolia L.”,现由Vivaldi氏正名为“M. emarginata DC.”[3],故针叶樱桃常与“亮叶金虎尾”(学名:M. glabra L.)混淆,但后者的果实更小且味道更淡,花器构造也有非常大的差异[4]。
分布
原产于南美洲、墨西哥南部、波多黎各、多米尼加、海地、巴西、中美洲等地,现也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亚洲的热带地区种植。其果实似樱桃,故名“针叶樱桃”,但与樱桃是完全不同的科属。早期在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地区栽种,而后经由热带美洲传至夏威夷、印度而至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其他各国。[5]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树高约2-3米。叶对生,单叶,幼年期嫩叶具白毛,成年后呈光滑。花色为淡红色、玫瑰红色或是白色,花期为3-11月,开花后随即结果。果实为浆果,未熟果外观呈青绿色且较酸,成熟时由红色转深红色,较酸甜、有香气、风味佳。[3]
栽培
针叶樱桃可借由种子播种、扦插及嫁接等方法繁殖。生长环境喜高温多湿、充分日照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一般于冬季进行整枝修剪。[6]
台湾一般称作“西印度樱桃”。于台湾日治时期引入栽种于植物园标本圃。1953年,再由国立台湾大学林朴教授及嘉义农业试验分所蔡致谟研究员先后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及波多黎各引进分别在林业试验所及嘉义农业试验分所试种。其在嘉义地区生长良好、树形强健、适应性强,但仅应用于庭园栽培及种原保存。1981年由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嘉义农业试验分所,以及台湾省政府农林厅的“农地利用综合规划计划”积极推广与辅导种植,其栽培面积扩展至7公顷。2004年的栽培面积曾超过20公顷。[7][6][8]
用途
针叶樱桃的果实富含维生素C且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而在其原产地以及其他地区被广泛种植与食用[9][10][11]。果实也可用于制作果汁、维生素C营养品和婴儿食品等加工用途[12]。另外,因叶子和果实都较小,因此可作为观赏盆栽[13]。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