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澳大利亚分裂主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澳大利亚分裂主义是西澳大利亚州于1901年加入澳大利亚联邦后不时会重复发起的议题[1][2][3],其主张主要基于联邦政府因为西澳大利亚州人口稀疏,而偏袒于东部州份的假设[4][5][6][7]。普遍的说法是西澳大利亚州被视为灰姑娘州份,它对联邦政府的贡献远比得到的为多,从而引申出被人口较多的州份所歧视的想法[8][9][10]。


沿革
西澳大利亚州占澳大利亚总陆地面积的三分一,其首府珀斯距离最近任何一个澳大利亚的大城市都超过2,000公里,加上西澳大利亚州矿藏丰富,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造就民众普遍对国家较低的归属感,每逢经济不景或遭受天灾人祸时,脱澳的呼声都会趁机抬头[11][12]。
当时该州主要的出口为小麦,经济大萧条导致小麦价格暴跌,珀斯的失业率上升至30%。自治同盟成立,主张西澳大利亚州独立,成为“威斯特拉利亚自治领”。公投以68%的票数通过。及后,州政府派员前往英国,要求推翻30多年前加入联邦政府的协议。英国下议院设立专责委员会,经过18个月的谈判和游说最后决定不予处理,并进一步声明不能合法地批准分裂国家。虽然代表团空手而回,但“威斯特拉利亚”(Westralia)自此成为了西澳大利亚州分离主义的代名词[13]。
矿业大亨郎·汉考克于1974年组织“威斯特拉利分裂运动”(Westralian Secession Movement),认为澳大利亚各地的贸易壁垒损害了该州的矿材和小麦出口,奈何它所支持的候选人没有在联邦大选中胜出。
新冠肺炎期间,西澳大利亚州封锁了其州界,限制了跨州的往来,分离主义的讨论又再度活跃起来[14]。据民意调查显示,28%的民众支持脱澳[15][16][17]。
参考
伸延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