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斯特-高洛伊定理
平面上有限點若不全共線,則有直線過恰好兩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尔维斯特–高洛伊定理(Sylvester–Gallai theorem)说明若在平面上有有限数目的点,点的数目多于2,如果过任意两点的直线都必过第三点,则所有的点共线。(等价于若平面内所有点不全共线,则必有一条直线恰好过两点。)
证明

以下使用无穷递降法:
- 在平面上有有限多点,若它们都共线,那我们就找到想要的东西;若非,定义一条“连线”为一条连起来至少有两点的线。设I为一条连线,因为不是所有点都共线,至少有一点P不属于I。
- 若I不是有刚好两点,I便至少有三点,称为A,B,C。不失一般性,设B在A和C之间,因为,所以两只角不可能同时是钝角。不失一般性设不是钝角,而是锐角或直角。
- 设连结C和P的线为m,m是不包括B的连线,而且B和m的距离比P和I的距离小。
- 以B和m取代第二步的P和I。这个动作不可能无穷次重复,因为若能无穷次重复,连线和某一不在连线上的点距离便会得出一个无穷递降的序列,但只有有限个点和有限条连线,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至少有一条线刚好有两点。
推广

这个定理说明了在所有点至少有一条线有刚好两点。在什么情况下,只有一条线有刚好两点呢?没有的这样的例子。Dirac猜想在平面上若有n点,则有至少有n/2条线有刚好两点。[1]
可惜这个猜想是不对的。但截至2006年,已知有两个反例:
-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各边的中点和三角形中心,共有7点,但只有三条线有刚好两点。
- 两个大小相等的正五边形,其中一边重叠。取这两个五边形的所有顶点(8点),加上重叠边的中点(1点),再加上取四组平行线上的无限远点(4点)。该四组平行线分别是跟重叠边成0°、90°、+36°和-36°的。在经过这13点的线中,只有6条线有刚好两点。[2]
虽然Dirac的猜想不对,但有较弱的结果:在n点中,至少有条线刚好有两点通过。[3]
Beck定理则说明了,存在常数C,K,使以下其中一个论述为真:
- 有一条线有n/C点。
- 至少有n2/K条线,线上至少有两点。
历史
1893年,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将此问题提出[4]。艾狄胥·帕尔也曾在1943年独立提出这个定理。[5]1944年高洛伊·蒂博尔发表了证明[6]。 不过,1940年E. Melchior早已证明了。[7]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