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乡厅宪德政碑
臺灣宜蘭縣宜蘭市宜蘭河西門橋旁堤防的紀念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乡厅宪德政碑,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宜兰河西门桥旁堤防,为纪念宜兰厅长西乡菊次郎功绩而于1905年刻制碑文,1923年落成,今列历史建筑。
设立由来
身为首届宜兰厅长的西乡菊次郎在1897年5月至1902年11月任内,除修桥开路、兴办学校,为地方所称赞的是沿宜兰河南岸城郊七结到西门之间修建近2公里的西乡堤防,祛除金六结、崁仔脚一带水患[1]。1905年,宜兰地方士绅发起刻制德政碑[1]。花岗岩材质的碑体高155公分与宽83公分[2],完工后先暂放民家庭院[1][3]。
1923年6月6日举行地镇祭[4],立于往员山新城的西门桥(中山桥)西边堤防[3],一旁种植西乡菊次郎家族赠与来的树木[1],11月增建巨型基座[1]。

1928年西乡菊次郎去世后,12月6日,宜兰人在此碑举行召开追悼会[4]。
迁移他处
战后时期,军眷沿堤防兴建简陋住屋,将西乡厅宪德政碑作为屋檐支撑与捆绑电线,因而能幸免被破坏[1]。过去,日本方面还以为此碑已消失无踪[5]。1990年,因新建宜兰河金六结堤防,碑身迁至西门桥东侧堤防上[3]。1999年因堤顶辟设自行车专用道[6],碑址再往前挪移4米[3]。之后,宜兰市的自行车旅游路线之一,自宜兰河滨公园沿河堤骑乘,就可见到西乡厅宪德政碑、宜兰神社遗址等[7]。
文资保护
2000年10月20日,西乡菊次郎孙子西乡隆文在退休教师李英茂陪伴下,来碑前追吊祖父[8]。次年2月12日,专程抵集西乡菊次郎资料的拓殖大学常务理事佐野幸夫拜会县长刘守成时,提及此碑文文辞高尚[9]。15日,拓殖大学和宜兰市公所联合举办“宜兰与西乡菊次郎”国际学术研讨会[4]。该年,西乡厅宪德政碑、旧宜兰监狱门厅、大三阄林宅等同时列为历史建筑[10]。2002年4月20日,西乡隆文、桦山资纪后代桦山薰、森川健康堂董事长森川俊雄等人前来西乡厅宪德政碑[11]。
2014年,县府斥资新台币230万元改造碑址景观,增设平台、楼梯,于5月16日举行鹿儿岛西扶轮社提供中日文翻译解说牌揭牌典礼,由西乡隆文、县议员江聪渊、议员赖瑞鼎等参加[2]。但该解说牌“以和平方式消弥匪乱”等词,被认为污蔑遭处死的林火旺等抗日人物[12]。
道路安全

西门桥为通往员山主要桥梁,但桥梁路幅只有9米,常发生快慢车抢道[13]。曾一个月就发生三起民众坠落桥下的死亡意外案件,其中二案是机车骑士遭他车追撞[14]。2022年,交通部公路总局计划在西门桥旁拟增机车引道,但遭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质疑会破坏西乡厅宪德政碑景观而反对[15]。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