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马龙级加油舰 (193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马龙级”油轮(Cimarron-class oilers)是美国一种海上补给用途的油轮舰级,最初于1939年以“国防油轮”(National Defense Tankers)的名义建造,为美国海事委员会(United States Maritime Commission)T3-S2-A1型T3型油轮。此级设计时便“依据获核准的辅助舰标准,在航速、航程与结构强度方面符合要求”,以便在战争爆发时能迅速军用化。
“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of New Jersey)达成初步协议后,政府同意补贴该公司建造十艘高速油轮,补贴内容包括支付为提高航速而需采用之大型引擎的差额。在1937年12月的第一周,标准石油已向多家船厂招标,要求建造载重吨为16,300吨的油轮,分为两种设计:一种为13节的单轴版本,一种为18节的双轴版本。政府即以这两种设计的报价差额作为补贴计算依据。两种设计的图纸与规格由海军建筑师E·L·史都华(E. L. Stewart)为标准石油公司设计。可确定的是,该型18节油轮(标准石油公司设计案编号652 NDF)实际上是源自海军建造与修造局(C&R)为舰队油轮所研发的设计。”[1]
原始12艘舰中,有3艘于1939年下水时即直接服役于美国海军,其余先以商船身份服役于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与Keystone Tankships,随后于1940年7月根据《两洋海军法案》(Two-Ocean Navy Act)拨交海军。1943年至1946年间,另有18艘专为海军建造,此外另有5艘依稍加放大的T3-S2-A3型设计建造,有时被归类为“米斯皮利昂级”(Mispillion class)。
其中有4艘“奇马伦级”在1942年改装为护航航空母舰,另有2艘在战争中遭敌击沉。
Remove ads
同型舰列表
Remove ads
关于美国海运管理局(MARAD)所属的T3-S2-A3型油轮是否应被视为一个独立舰级——即“米斯皮利昂级”(Mispillion class),一直存在争议。此一问题因为1960年代这些舰艇经历了“加大型化改装(jumboization)”而更形复杂,当时包括美国海军“阿什塔比拉号”(USS Ashtabula, AO-51)、“卡卢萨哈奇号”(USS Caloosahatchee, AO-98)与“卡尼斯提奥号”(USS Canisteo, AO-99)等舰也一同改装,因此有些人将这些舰归为“阿什塔比拉级”(Ashtabula class)——有时包含“米斯皮利昂级”,有时则不包含。此外,部分资料来源甚至将18艘战时建造的重复设计型“奇马隆级”(Cimarron class)油轮也称作“阿什塔比拉级”,进一步加深混淆。
支持将“阿什塔比拉号”、“卡卢萨哈奇号”与“卡尼斯提奥号”自“米斯皮利昂号”(USS Mispillion, AO-105)、“纳瓦索塔号”(USS Navasota, AO-106)、“帕桑普西克号”(USS Passumpsic, AO-107)、“波卡塔克号”(USS Pawcatuck, AO-108)与“瓦卡莫号”(USS Waccamaw, AO-109)等舰独立分类的观点,是根据两组舰艇在设计与装备上的实质差异。“阿什塔比拉级”与“米斯皮利昂级”在外观与海上补给(UNREP)装备方面存在显著不同。“阿什塔比拉级”具备全密封式的舱面舱(well deck)、前部上层建筑没有外部通道、设有穿越前上层建筑的通道以便货物移动至前甲板、配备两组STREAM补给装置(其中一组位于前上层建筑前方),且舰首不设有直升机甲板。而“米斯皮利昂级”则完全不具备这些特征。
Remove ads
自1964年至1967年间,美国海军将8艘T3型油轮进行“加大型化改装”,以将其油料载运能力提升至180,000桶,此一数量被海军视为支援一艘超级航空母舰及其舰载喷射机联队所需的基本补给量。五艘“米斯皮利昂级”的改装设计编号为SCB 223,“阿什塔比拉级”的改装则属于SCB 706项目。[3]
此改装工程是以切割器将船体从中间剖开,先将舰尾部分移开,再将新增的中段船体插入,与舰首及舰尾焊接组装。经过多项切割与焊接修改后,一艘崭新而加长的油轮成形;此外,五艘“米斯皮利昂级”舰艇亦于舰首加装了直升机甲板。
“阿什塔比拉号”(USS Ashtabula)、 “卡卢萨哈奇号”(USS Caloosahatchee)与“卡尼斯提奥号”(USS Canisteo)是在“米斯皮利昂级”五艘之后进行加大型化的,它们亦获得有限度的弹药与干货储存能力、新设的中段上层建筑以及全尺寸肋骨结构(scantlings);相较之下,AO-105至AO-109仍保留其原本的遮蔽甲板(shelter-deck)配置。
重要性
美国海军对于航行中补给(Underway Replenishment, UNREP)的熟练掌握,以及在不返回港口的情况下于海上为舰队加油的能力,是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作战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美国海军当时最大且最快速的油轮,“西马伦级”是直接支援特遣舰队行动的主要舰型。
许多“西马伦级”油轮在朝鲜战争与越战期间亦持续担负此一任务,经过“加大型化改装”的舰艇甚至服役至波斯湾战争期间。
在美国海军中,具有飞行资格(即“飞行徽翼”)的舰长若欲指挥航空母舰,必须先具有“深吃水舰艇”(deep-draft vessel)的指挥经历;因此,海军通常会先将这些军官指派至油轮担任舰长,因其吃水深度与航母相近。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