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规定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规定舞(英语:Compulsory dance,简称CD),现改称为图样舞(英语:Pattern dance)[1],是冰舞竞技的项目之一。选手要以稳定的节奏和姿态准确地演出一段由官方指定的舞型,多数的冰舞比赛会有至少一段规定舞。首批规定舞型是由英国的冰舞队伍于1930年代创作,并在195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首次被纳入为冰舞竞技项目,但最终于2010年和创编舞一同被短舞蹈取代。

历史

规定舞于1952年首次被纳入为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冰舞竞技项目[2]。该项目要求冰舞者在溜冰场上演出由官方指定的舞型一至两次,选手要准确地复制舞步和保持稳定的节奏,并按选手完成的图样、步法和重复完成动作的次数逐项评分[3]。规定舞能反映舞者的基本功架且更易让评判进行比较[4]。规定舞初期被英国选手长年称霸,在自1952年起的十六届赛事中,有十二届都是由英国选手夺冠。大部分早期的规定舞型都是由英国队在1930年代原创,部分被沿用至今[2]。在第一届冰舞比赛中,规定舞的占分比重为总分的60%,但在往后一直被调低[5]。及至1967年,冰舞竞技以新项目创编舞取代了第二节规定舞。1988年,在男子和女子单人滑取消了规定图形后,规定舞再由三节减至两节[6]。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多次要求将冰舞竞技的三项竞技内容减至两项[7],最终国际滑冰联盟在2010年经投票后决定取消规定舞和创编舞,并将规定舞更名为图样舞,合并到新增的短舞蹈项目中[8][9]。时任总会主席奥塔维奥·辛奎塔曾在访问中指“规定舞对现场和电视观众都不太吸引”,因此决定取消该项目[9]。短舞蹈以两段同样主题的图样舞组成,主题和韵律由大会决定[10][11],而评判要以选手能否将主题和图样融入整场短舞蹈表演作为评分准则[12]。
201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是最后一场有规定舞项目的国际赛事。该届锦标赛的规定舞型为《金色华尔兹》(Golden Waltz),意大利选手费德丽卡·费埃拉和马西莫·斯卡利是最后一对在国际赛上进行规定舞演出的组合[7]。
Remove ads
舞型



以下列表仅收录曾于国际赛事上演出的舞型,并非目前世界上所有原创的规定舞[13][1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引用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