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观塘玛利诺书院

觀塘區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觀塘瑪利諾書院
Remove ads

观塘玛利诺书院(英语:Kwun Tong Maryknoll College;简称观玛、KTMC),是香港一所全日制男子资助津贴英文中学,属Band 1中学。该校由玛利诺神父教会于1971年成立,学校现由天主教香港教区管理,属天主教香港教区学校联会[1]成员之一,亦是香港一所拥有五十年历史的男生英文天主教文法学校。校舍位于九龙观塘翠屏道100号。

事实速览 观塘玛利诺书院 Kwun Tong Maryknoll College, 地址 ...
Thumb
翻油前的校舍
Remove ads

历史

观塘玛利诺书院由美国玛利诺神父教会于1971年创立。校舍于同年动工兴建,兴建期间由当时位于蓝田的圣言中学借予地方作为教室。受1972年的翠屏道山体滑坡影响,因要重新评估校舍地基安全及影响工程进度,校舍的启用日期遭到延迟。在校舍启用前,需借用油塘圣安当女书院校舍上课。书院校舍最终于1972年九月正式启用。1973年,由徐诚斌主教主礼校舍奠基仪式。[2]

随着观塘玛利诺书院的发展,学校各方面的设施和运作变得完善。在学生组织方面,首届学生代表会于1974年成立,并草拟学生会会章。1975年,首份学生会刊物《学生专讯》出版,也产生首届中五毕业生,校友会[3]亦同年成立。到了1976年,首届学生会干事会成立,并修订学生会大选细则,确定以全校学生一人一票方式选出干事会。1977年,首届中七学生毕业,同年开办观塘玛利诺夜中学。[4]

高中预科班(旧制高考时代之中六及中七)曾招收女生,直至2008/09学年开始停止。

Remove ads

历任校监[5]

  • 任泽民神父(Rev. John A. Cioppa)(1971–1973)
  • 江天文神父(Rev. John E. Geitner)(1973–1982)
  • 江润坤神父(Rev. Dominic Kong Yun Kwan)(1982–1987)
  • 狄和诗神父(Rev. Piet Devos)(1987–1995)
  • 阎德龙神父(Rev. Joseph Yim Tak Lung)(1995–1996)
  • 狄和诗神父(Rev. Piet Devos)(1996–2000)
  • 林铭神父(Mr. Lam Minh)(2000–2002)
  • 薛卫道神父(Rev. Salvador Sanchez)(2002–2005)
  • 顾嘉灵神父(Rev. Mario E. Gutierrez Carrejo MG)(2005–2009)
  • 冯赐豪神父(Rev. Joseph Fung Che-ho)(2009 -)
Remove ads

历任校长[6]

  • 江天文(Rev. John E. Geitner)(1971年–1973年)
  • 赵垣林(Mr. Chiu Woon Lam)(1973年–1978年)
  • 陈振威(Mr. Chan Jan Wai)(1978年–1987年),转任天主教郭得胜中学,并于1989年10月病殁
  • 李培生(Mr. Li Pui Sang)(1987年–2008年)
  • 龚广培(Mr. Kung Kwong Pui)(2008年–2011年),现为天主教香港教区教育事务主教代表
  • 余健华(Mr. Yee Kin Wah Joseph)(2011年–2022年)
  • 冼雅琳(Ms. Sin Nga Lam Caroline) (2022年–)[7]

媒体

学校刊物

  • 《Yearbook》[8][9]:学校官方校刊,本来也有学生涉猎(正好在学生会通过四权分立之时废止此安排)[10],记载学校当年资料。
  • 《观家报》[11]:家长教师会刊物,每年出版两期,由老师担任编辑。
  • 《Book House》[12]:图书馆刊物。
  • 《学生文集》:每年由中文科出版,收集了学生的佳作。

校园电视台

  • 《校园电视台》[13]:2012年成立[14]
  • 《观玛电台》:2000年代初由公民教育组人士创立,现已停播。

学生会出版

  • 《长青》[15]:目前观玛学生报,学生会架构中地位最高之刊物,1985年由学生会干事会学术推出。1992年,学生会架构新增仲议会及民选的第四权学生报编辑委员会,学生会四权分立制度确立,自此由编委会负责[16]
  • 《学生专讯》:观玛首份学生报,当时学生会仍未被分为干事会和代表会,接受学生投稿。

公开考试佳绩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观塘玛利诺书院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3位,其中2位会考“10A状元”及1位文凭试“7科5**状元”,排名全港第17。[17][18]

  • 2002年:10A状元:李奇光,于香港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19][20]
  • 2010年:10A状元:朱志豪,于香港科技大学修读环球商业管理学 [21][22]
  • 2019年:7科5**状元:杜焯贤,于香港大学修读牙医学。[23]

观塘玛利诺书院一直被视为观塘区名校之一。学校分别于2002年及2010年会考出产了两位状元,为观塘区内的第一位与最后一位十优状元,历届不少学生亦分别于会考和高考中取得八优、九优及4A佳绩。[24]于2019年文凭试,学校出产一位七科5**状元。[25]

按2022年毕业同学计算,约八成同学获本地大学取录,其中四成半同学入读三大本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

学生活动及成就

观塘玛利诺书院旨在全人发展,在学业以外也着重学生的体艺水平。学校有14个学会、26个服务队、10个体育校队及11个非体育校队。[26]

非运动校队︰中乐团[27]、歌咏团、话剧组、观鸟队[28]、中英文辩论队、化学队、奥数队、物理队及流行乐团。

制服队伍︰学校暂时只有一队制服队伍—红十字救伤队,负责学校所有活动的救伤服务,并鼓励师生捐血救人[29]

运动校队

学校的运动校队例如保龄球、弹网队、泳队均取得佳绩。

Division 2

  • 足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羽毛队、泳队

Division 3

乒乓球队、越野队

其他

  • 剑击、保龄球、杂耍队、弹网队[30]、跆拳道[31]

由谢金文老师于2008年成立的棒球队更曾代表香港出赛,不时参与本地及海外如台湾、日本的棒球赛事,校方在谢老师退休后,即2016年结束棒球队。[32]

观玛亦有上述以外的活动协助学生成长,例如学校每年均会参加多元智能体育训练计划[33]、JA青年创业体验计划实验概念店[34] [35]及杰出学生选举等等[36][37][38]

校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