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视网膜黄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视网膜黄斑(macula lutea of retina[1]),一般常简称黄斑(macula lutea),是人眼和一些动物视网膜中央附近一卵圆形染色区域,直径约 5.5mm。黄斑还可再细分为黄斑凸、黄斑凹、黄斑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中央凹、近旁凹、外周凹等区域[2]。动物死亡后或摘除的眼球,黄斑呈黄色;但在活体中,此现象不可见,除非使用滤除红光的光源观察[3]。
人眼的解剖学黄斑(anatomical macula)直径约为 5.5mm,其定义为组织解剖学上含有两层或以上神经节细胞的区域。
人眼的临床黄斑(clinical macula)直径约为 1.5mm,比解剖学黄斑小得多。临床黄斑与组织解剖学所称中央凹[4](central fovea,fovea centralis)相当,是解剖学黄斑中央的椭圆形凹陷[5][6][7]。临床黄斑可经瞳孔由检眼镜或视网膜照相观察到,而解剖学黄斑则普通门诊不易观察其范围。
Remove ads
结构


因为黄斑呈黄色,所以它吸收了大量进入眼球的蓝光和紫外线,对此处的视网膜是一天然的日光阻隔(类似于太阳镜)。其所呈现的黄色是由于含有饮食中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其中玉米黄质在黄斑中占主导地位,而叶黄素则在视网膜其他部位含量丰富。有证据表明,在某些类型的黄斑退行性病中,这些类胡萝卜素对染色区域有保护作用。
- 中央凹 - 1.55 mm(0.061英寸)
- 中央凹无血管区 (FAZ) - 0.5至0.6 mm(0.020至0.024英寸)
- 中央小凹 - 0.35 mm(0.014英寸)
- 黄斑凹 - 0.15 mm(0.0059英寸)
功能
临床意义
外周视力的缺失有时不易被觉察,而黄斑损伤则会导致即刻而明显的中心视力的缺失。黄斑的进行性损害则是一种称为黄斑退行性变的疾病,有时还会造成黄斑穿孔。黄斑穿孔几乎不会由外伤造成,但一个急速的气流可以冲破通向黄斑的血管,使其毁损。
从黄斑输入的视觉信息占据了大部分的脑视觉容量。于是,某些形式的视野缺损可以不涉及黄斑,此称为黄斑豁免。(例如,视野测量可显示为黄斑豁免性同向偏盲)
在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的顶枕叶缺血的患者可出现皮质盲(几乎不可能像安东 - 巴宾斯基综合征中那种患者可否认的视力障碍),然而也会表现为黄斑豁免。这种选择性的豁免是由于大脑中动脉形成了供养黄斑束的侧支循环。[8]神经检查确定的黄斑豁免对梗阻造成的损伤类型有重要意义,此时表明视皮质尾部(主要接受黄斑传来的视神经纤维)也被豁免。[9]
其他图片
-
眼底照片显示左侧的黄斑为一个斑点。视神经乳头是右侧血管汇聚的区域。中心灰色、更弥散的斑点是阴影伪影。
-
视网膜黄斑区时域OCT波长为800nm,轴向分辨率为3μm
-
频域OCT黄斑横截面扫描
-
黄斑组织学(OCT)
参见
本条目使用了部分解剖术语。
参考文献
其它相关图片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