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设拉子
伊朗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设拉子(波斯语:شیراز,罗马化:Šîrâz,[ʃiːˈrɒːz] ⓘ;英语:Shiraz)地处伊朗西南部,是法尔斯省(属于萨珊王朝时期的Pars省)和设拉子县的首府。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设拉子县全县的人口为1,869,001[3],市区人口为1,565,572,是伊朗第五大城市[4][5]。季节性河流库什克河(波斯语:رودخانه خشک,Roodkhaneye Khoshk,意为干河)从市中穿过,汇入城市东侧的马哈鲁湖。设拉子气候温和,是古代波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上千年来一直是区域贸易中心。[6]
公元前2000年埃兰时期泥板上有“提拉济什(Tiraziš)”的文字,是当今发现最早提及设拉子的记录。[7]现代的设拉子则是由倭玛亚王朝在公元693年所建立,或是修复,后来在9世纪的萨法尔王朝和10-11世纪的白益王朝时期逐渐壮大。在13世纪,由于城市统治者的鼓励,加上许多波斯学者和艺术家在此汇集,设拉子成为重要的艺术和文学中心。从1750年到1800年,它是桑德王朝的首都。伊朗的两位著名诗人哈菲兹和萨迪·设拉兹是设拉子人,他们的陵寝在城市边界的北侧。
设拉子被称为诗人、文学、美酒(伊朗自1979年起已成为禁酒的伊斯兰共和国)和花卉之城。[8][9]由于城市中有许多花园和果树,例如天堂花园,许多伊朗人也把它称为花园之城。设拉子有不小的犹太人和基督徒社区。当地的工艺品有三角形镶嵌马赛克、银器、和在村庄和部落编织的绒毛地毯(pile carpet)以及被称为基里姆的跪毯。[10]当地的重要工业产品有水泥、糖、肥料、纺织品、木器、金属制品、和地毯等。设拉子有大炼油厂,也是重要的电器制造中心,伊朗在电子产业的投资,有53%是集中在设拉子。[11]设拉子有伊朗的首座太阳能发电厂。[12]当地首座风力发动机最近已安装在附近的巴巴库希山(Babakuhi mountain)之上。
Remove ads
地名来源

最早提及设拉子的文献是一片出土于1970年6月的埃兰泥板,年代约为公元前2000年,在城市西南施工建造砖厂时偶然发现。用埃兰语将此地称为Tiraziš[7]。从发音来看,设拉子的埃兰语发音约为/tiračis/或是/ćiračis/,在古波斯语则为“سیراجیس”/širājiš/。根据波斯波利斯的考古发现结果,乔治·卡梅伦认为在埃兰时代可能就有发音接近“设拉子”的要塞存在。[7]在公元二世纪萨珊王朝的遗迹中也发现刻有设拉子名字的封泥。[13]根据列王纪的记录,设拉子的当地作家认为设拉子一名来自英雄统治者塔姆拉斯一个儿子的名字。[13]
历史
设拉子在中国明朝、清朝时被称为失剌思、石罗子。明初,此地原为伊利汗国总督所建的莫扎法尔王朝所据,1393年为帖木儿王朝所并,分封宗室子弟统领,近乎独立。[14]
在公元前7世纪晚期之前尚无确切的记载有设拉子存在,但自1933年及以后,有些考古发现,表明设拉子的遗址或附近地区可能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有人定居。[15]在城市周围发现有许多萨珊王朝时期的遗迹,包括在东部的Barm-e Delak和西北的Guyim的浮雕,以及东部葵社·阿邦纳瑟附近萨珊王朝堡垒废墟,和一处叫Fahandezh的地方。[16]Fahandezh在公元10世纪地理作品世界境域志中被提到,和设在设拉子的Shahmobad堡垒是同一处。[16]在波斯波利斯的埃兰时期泥板上发现有“Tirrazish”和“Shirrazish”的名称,而在葵社·阿邦纳瑟发现的萨珊王朝时代和伊斯兰时代早期的粘土印玺,在萨珊王朝行政区阿达希尔-赫瓦拉之旁提到“设拉子”这个名字。[17]根据外交官兼学者约翰·林伯特表示,这表明 “设拉子” 的名称可溯源到埃兰语的Shirrazish,这两个名字都指存在于葵社·阿邦纳瑟遗址中的人类定居点。[17]此定居点在公元前6至8世纪繁荣发展,在建立现代设拉子之前,可能是设拉子平原的行政中心。[18]但早期波斯语文献中没有提及设拉子,这表明该城市只不过是个在平原上的驿站而已。[15]
目前的设拉子市是由穆罕默德·伊本·优素福·塔卡菲于公元693年所建立,或是修复,伊本·优素福·塔卡菲是倭馬亞王朝哈里发东半部的总督穆罕默德·本·尤萨夫·塔卡菲的兄弟,或者是族人名为Muhammad ibn Qasim的兄弟。[19][20]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在公元640年至653年之间从驻扎的巴士拉发动几次远征,征服法尔斯广大地区,并于641年早期占领设拉子附近土地。这个地区没任何城市,但有许多堡垒,他们被迫向阿拉伯人臣服。[21]萨珊人在他们位于法尔斯的首都伊什塔克尔做顽强抵抗,直到阿拉伯人在653年经过激战将其征服为止,在此期间,设拉子平原被用作阿拉伯人军队的扎营地。[21]由于伊什塔克尔与萨珊王朝,以及祆教有深厚的联系,阿拉伯人安排在附近的设拉子建立一个对立的文化和行政中心。[21]这个城市于693年首次成立之时,设计的规模比伊斯法罕大得多。[21]然而根据约翰·林伯特的说法,至少在9世纪后期之前,设拉子与伊什塔克尔的相比较,仍然是个“地方性的落后地区”,当初设计的规模并未实现。[21]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法尔斯的祆教教徒人口不愿移入伊斯兰阿拉伯城市居住。[21]随着人口逐渐从祆教皈依伊斯兰教,同时伊什塔克尔的地位衰落,设拉子逐渐成为法尔斯的中心。[21]
根据穆斯林传下的历史,什叶派穆斯林伊玛目阿里·里达在公元817/18年去世后,设拉子被他的三个兄弟用作藏身处,后来兄弟中一位的儿子,阿里·伊本·哈姆扎·伊本·穆萨在大约835年,被阿拔斯王朝当局发现并被处决。[22]在此期间,随着阿拔斯王朝权威的衰落,设拉子出现具有极大自治权的朝代。[15]9世纪末,雅库布·伊本·莱特领导下的伊朗穆斯林萨非王朝让设拉子成为自治国的首都,这个自治国的领土涵盖当今伊朗大部分地区。[15][21][23]公元894年,雅库布·伊本·莱特的兄弟和继任者阿姆建立位于设拉子的第一座聚会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今日被称为阿迪清真寺。[24][23]
阿里·本·布亚所领导的白益王朝在公元933年推翻萨菲王朝,他的侄子和继任者阿杜德·道莱在公元949年至983年间接管并统治法尔斯,并于977年把伊拉克(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所在地)并入,以设拉子为首都,[23]阿拔斯王朝从此成为白益王朝的傀儡国。[15]设拉子发展成为法尔斯地区最大和最繁荣的城市,以及哈里发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23][25]阿杜德·道莱在这座城市设有一座大型图书馆、一所医院和数座清真寺、集市、商队驿馆、宫殿、和花园,而他于公元974年在城市的南部建立一个坚固的堡垒,称为Kard Fana Khusraw。 [23][25]阿杜德·道莱当年所建造的清真寺,有一座幸存到今日。[15]当时设拉子还有两座祆教的火神庙,[23]提供给尚未皈依伊斯兰教的波斯人膜拜之用。[15]阿杜德·道莱所建的宫殿长度达约3英里,有360个房间。[15]
在白益王朝统治下,设拉子被划分为十二个区,并有八个城门。[25]它的经济繁荣源自法尔斯茂盛的农业贸易。[15]这座市大量耗用法尔斯的农产品,如葡萄、亚麻、羊毛、棉花、秋葵,被称为collyrium的眼药、紫罗兰、和棕榈花水。[25]当地也是地毯织工和画家销售他们昂贵作品的市场,足以证明当地居民的富有程度。[15]当时的葡萄酒、谷物、黄金、和白银是经由法尔斯的班达希拉夫和Najairam两个港口城市出口。[15]阿杜德·道莱在设拉子赞助科学、医学、和伊斯兰宗教研究。[15]
这座城市由于统治者向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称臣,而幸免遭到摧毁。在公元1382年,当地统治者沙阿同意臣服于入侵的帖木儿,设拉子也幸免遭到摧残,。[26]在13世纪,由于设拉子的统治者鼓励,以及许多波斯学者和艺术家汇集,当地成为重要的艺术和文学中心。因此,这座城市被古典地理学家Dar al-Elm称为“知识宝库”。[27]在设拉子出生的诗人、神秘主义者、和哲学家,有诗人萨迪·设拉兹[28]和哈菲兹[29],神秘主义者卢比含·巴克利和哲学家穆拉·沙扎。[30]因此设拉子被昵称为“伊朗的雅典”。[31]早在11世纪,居住在设拉子的人口就有数十万人。[32]十四世纪,设拉子有六万居民。[33]在16世纪,当地人口为200,000人,到18世纪中叶,人口数目下降到只有55,000人。
Remove ads

1504年,设拉子被萨非王朝的创始人伊斯玛仪一世占领。在整个萨非王朝时期(1501年–1722年),设拉子仍是地方性的首都,王朝派任的法尔斯总督伊玛目 库里汗在当地建造许多宫殿和华丽的建筑,其风格与当时帝国首都伊斯法罕同期建造的风格相同。[26]萨非王朝衰亡后,设拉子衰落过一段时期,由于阿富汗人的突袭,加上王朝总督背叛纳迪尔沙而更加恶化。纳迪尔沙派兵镇压,这座城市被围困几个月,最终遭到洗劫。纳迪尔沙在1747年被谋杀时,设拉子的多数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或毁坏,人口下降只剩50,000,是16世纪的四分之一。[26]
在桑德王朝卡里姆汗统治时,设拉子恢复繁荣,卡里姆汗于1762年把设拉子定为首都。他雇用12,000多名工人,建造一座皇城,包括有要塞、行政大楼、清真寺、和伊朗最精美的有盖集市之一。[26]他在城市周围修建一条护城河,建造灌溉和排水系统,并把城墙重建。[26]但是卡里姆汗的继承人未能维持他的繁荣。当卡扎尔王朝的创始人阿迦·穆罕默德汗上台后,对设拉子施行报复,把当地的防御工事摧毁,并将国都迁至德黑兰。[26]设拉子的地位降为省会,但由于当地是通往波斯湾贸易路线上的重要地点,仍维持有一定程度的繁荣。在卡扎尔王朝时期,只有王室人员有权担任设拉子的总督职位。[26]当期所建的诸多著名花园、建筑物、和住宅,仍为这座城市现有的天际线增添风采。
设拉子是巴哈伊信仰联合创始人巴孛的诞生地,他在1844年5月22日晚上,在设拉子宣布他要宣扬新的神圣启示。[34]因此设拉子是巴哈伊信仰的圣城,这座城市,尤其是巴孛当年的住所被定为朝圣地。[35]由于伊朗对巴哈伊教徒采取敌视态度,这座房子不断受到袭击。房子在1979年受到摧毁,两年后所在地被辟为一处公共广场。[35]
公元1910年,有谣传称犹太人在仪式时谋杀一名穆斯林女孩之后,设拉子穆斯林教徒开始对犹太区进行屠杀。在暴动过程中,有12名犹太人遭受杀害,约50人受伤,当地的6,000名犹太人财产遭到洗劫。[36]
在巴列维王朝时期,设拉子再次受到人们关注。许多重要的地标,例如萨迪·设拉兹[28]和哈菲兹[29]等诗人陵墓,都已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设拉子的人口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有显著增加,但当地没任何重要工业,也没宗教或战略意义,而只是一个行政中心。[37]
-
法国考古学家简·迪乌拉福1881年作品,Vakil市集
-
简·迪乌拉福1881年作品,设拉子的女性
-
法国哲学家安德烈-弗朗索瓦·德斯兰德斯在1671所绘的设拉子。
-
美国画家哈罗德·韦斯顿所绘的设拉子古兰经门
-
荷兰探险家Jean Jansen Struys在1681年所绘的设拉子
Remove ads

设拉子的市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已经启动城市复原以及重建的工作。[26]
最近的项目包括对卡里姆汗堡和瓦基尔公共澡堂的全面修复,以及对旧城区的全面保存计划。其他重要措施有对位于阿拉-阿克巴尔(Allah-u-Akbar)峡谷内的古兰经门和诗人夸朱 科马尼陵墓的全面翻修,以及对两位著名当地诗人哈菲兹和萨迪·设拉兹陵墓的修复和扩建。[26]
目前正在进行的几个不同建设项目,将会把城市的基础设施达成现代化。[38]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设拉子被重新定位为伊朗人民艺术和文化的首都。设拉子有波斯艺术、文化、和文学之都的称号。但是,现代政府试图将这座城市重新定位为“Sevomin haram-e ahle beit”,意为“圣徒的第三故乡”,这些圣地指的是灯王之墓圣陵和城市中的其他一些圣地。
Remove ads
地理

设拉子位于伊朗南部,克尔曼省在它的东南方。它建在海拔1,500米(4,900英尺)的扎格罗斯山脉山脚下的绿色平原上。德黑兰位于设拉子以北800公里(500英里)处。[39]
季节性河流库什克河流经城市的北部,一直流向马哈鲁湖。[来源请求]在1920年代,该地区曾有过大片的橡树林。[40]
设拉子拥有相当数量的花园。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许多这类花园可能会被开发计划所取代。市政当局已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这些花园,但许多非法的土地开发仍会危及到这些花园。[41]
气候
设拉子的气候四季分明,但总体上被归为寒冷半干旱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中的BSk类型),很接近炎热半干旱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中的BSh类型),或是炎热夏季地中海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中的Csa类型)。[39]夏季炎热,7月的平均气温为38.8 °C (101.8 °F)。冬季凉爽,平均气温在12月和1月低于冰点。每年大约有300毫米(12英寸)的降雨,几乎完全在冬季降下,在某些情况下,所有的雨量会在一个月(如1965年1月和2004年12月)内降完,[42]从1965年7月到1966年6月的这一年,降雨量仅有82.9毫米(3.3英寸)。最潮湿的年份是1955/1956,降雨量为857.2毫米(33.75英寸),自1959年以来,分别在1995/1996和2004/2005,最高降雨量曾达到590毫米(23.2英寸)左右。[42]
1998年7月12日的最高记录温度为43.2 °C(109.8 °F)[43] ,最低的记录温度是1973年1月5日为-14 °C(7 °F)。[44]
Remove ads
经济
设拉子是伊朗南部的经济中心。某些在19世纪下半叶的发展对设拉子的经济产生重大的改变。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放,廉价的欧洲工厂制品直接从欧洲或透过印度,大量进口到伊朗南部。[46]农民开始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例如罂粟、烟草、和棉花。这些作物中有许多是经过设拉子,运往波斯湾。来自法尔斯的内地商人开发出这些商品的营销网络,并在孟买、加尔各答、塞得港、伊斯坦布尔,甚至是香港设立贸易公司。[46]
设拉子的经济基础建立在当地生产的农产品,其中有葡萄、柑橘类、棉花、和稻米。[47]工业方面则有水泥、制糖、化肥、纺织品、木制品、金属制品、和地毯。[47]设拉子有大型炼油厂,也是伊朗电子工业的主要中心。伊朗53%的电子投资都集中在设拉子。[48]农业生产一直是设拉子本身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的重要部分。部分原因是设拉子的周围虽然是沙漠,但本身供水丰富的缘故。设拉子以地毯生产和鲜花闻名。葡萄栽培在该地区历史悠久,以前在这里生产设拉子葡萄酒。设拉子还是伊朗的IT、通讯、电子工业、和运输中心。[来源请求]
人口统计资料
截至2011年,设拉子的人口数目为1,700,665,其中大多数是波斯人。[53]设拉子的大部分人口信奉伊斯兰教。设拉子也曾住有2万名犹太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在20世纪下半叶移民到美国和以色列。[54]设拉子与德黑兰和伊斯法罕两个城市类似,是少数有较多犹太人口的伊朗城市,并且每个城市都至少有个运作正常的犹太会堂。
设拉子有相当数量的巴哈伊教徒,其人数仅次于德黑兰。
Remove ads
景点

交通
设拉子市有一座国际机场:沙希德·阿亚图拉·达斯特盖卜国际机场
设拉子与伊朗其他地区的火车线路相通。设拉子火车站是伊朗占地面积最大的火车站。[57]设拉子有客运火车,连接伊斯法罕、德黑兰和马什哈德。
设拉子现有700 000辆汽车。[58]
姐妹城市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