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许南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許南英
Remove ads

许南英(1855年—1917年),子蕴,又字蕴白允伯霁云,又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等,福建台湾赤崁(今台南市中西区)人,清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事实速览 许南英, 籍贯 ...

家族

祖先许超(职业是书斋先生,就是教蒙塾的老师),明嘉靖三年(1524年)从潮州揭阳迁居到台湾赤崁(今台南市赤崁楼附近,荷兰文Provintia,汉译普罗民遮)[2]

许南英祖父许永喜清朝秀才,有八子;父许廷璋(特齐)是个读书人,住在台湾府西定坊武馆街(在今台南市中西区关帝庙大天后宫一带)。

许母姓蓝,生四子,南英排行第三,大兄许梓修台湾府吏,二兄许炳耀在大目降(今新化区)卖盐。

台南开府后,光绪十三年(1887年)设安平县,南英金榜题名时是台南府安平县籍。

生平

启蒙

许南英于咸丰五年十月初五日(1855年10月14日)出生在西定坊武馆街许家内。

许南英五岁初学唐诗,即能成诵,六岁举家迁至南门里东安坊马公庙(在延平郡王祠附近),其父辟住宅四围空地,种植花木,名为“窥园”,并自于园中开馆授徒。许南英先后从陈良玉许凤仪郑永贞叶崇品等夫子,学业愈进[3]

功名

光绪五年(1879年),许南英中秀才,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成庚寅恩科三甲进士(与夏曾佑等同年,状元是泉州府晋江县人吴鲁),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4]。又分签兵部主事,后回乡协助福建台湾巡抚唐景崧编撰台湾通志的台南部分内容[5]

海归

甲午战争台湾民主国时,在台南担任行政职务,襄赞刘永福

日军进入台南,他与刘等在英国人帮助下乔装逃到厦门,转汕头,在兄弟许子荣、许子明帮助下到东南亚泰国新加坡发展,年仅三岁的第四子许地山和元配吴慎、大兄梓修等家人随后到汕头,住在𬶍浦(在今汕头地级市𬶍莲街道)附近的桃都,从南洋回唐山后寄籍福建漳州龙溪,在广东做行政工作,辛亥革命后在漳州生活。

弃世

民国六年(1917年),许南英前往荷属东印度棉兰,因病去世。

余音

许南英是吴守礼之父的老师,吴守礼尊称他“先生公”,许南英之子许地山称吴守礼世兄,许南英家与台南另一文化名人许丙丁家也是世交,许地山回台湾学术访问和探望亲人时送给许丙丁一部他编印的《窥园留草》,1962年在台北交黄典权校点,重排出版,台湾重印多次。

台南市私立南英高级商工职业学校南英商工)原为日治时代日本净土宗僧人田村智学创办之商业学校。战后由许仲璹接收,并改名为南英商工,就是纪念出身台南府城的许氏先贤许南英。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