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许瑞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许瑞弘(1966年—),台湾基督教牧师与企业人士,曾为知名黑帮成员,绰号“麦可”。早年隶属竹联帮仁堂,后创立其分支组织“弘仁会”,并一度担任仁堂堂主。虽长年行事低调、已转型为牧师传道,鲜少公开露面,但因所创立的弘仁会多次涉入刑案而引起社会与媒体关注。2025年,竹联帮第二任帮主黄少岑逝世后,许瑞弘被外界视为帮主接班热门人选之一,媒体随即大量报导其背景与经历而广为人知。许瑞弘以文质彬彬的形象及西装革履的穿着风格,而被媒体形容为“台版艾尔帕西诺”或“台版教父”[1][2][3][4]

生平

早年生活

依据媒体报导,许瑞弘在高中就学期间,为对抗校园中勒索同学的恶势力而选择武装自保,期间多次与人发生冲突。高中时期共转学六次,最终就读补校完成学业。这段动荡的经历使他熟悉地下社会的运作,也为其后进入帮派活动埋下契机。毕业后,许瑞弘进入地下舞厅工作,结识众多江湖人士,并以擅长处理纠纷及人际手腕逐渐累积势力,其后许瑞弘投入竹联帮仁堂体系,开始在帮内崭露头角[5][6]

1994年许瑞弘在竹联帮仁堂老大“小项”项美华的同意下,成立分支组织“弘仁会”。弘仁会成立后迅速扩张势力,以强硬的行事风格闻名[3][7][8]。翌年因持有枪械在国道上遭警方逮捕入狱,之后逐渐退居幕后,行事转趋低调,鲜少公开露面[4]

信仰转变

早年许瑞弘笃信道教,并长期依赖道教老师的指导与占卜建议,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感受到被宗教束缚所带来的不自由与恐惧,因而开始疏远传统信仰。2005年许瑞弘因生意伙伴介绍接触基督教,开始参加教会聚会。翌年,其老丈人因意外去世,使他在面对亲人离世的无力感中,从教会获得心灵慰藉,遂决定受洗成为基督徒。许瑞弘成为基督徒后表示信仰使他的生活作息与人际往来产生重大改变,应酬减少,生活重心转向家庭与信仰[4][9][10][11]

许瑞弘在见证中提到:“自从我们信主之后,生活起了很大的改变。不但早睡早起,而且早早就回家了。一开始也有应酬,不过我抓着人就传福音,所以在酒桌上,整个气氛都被我搞坏了。次数一多,这些狐群狗党也就不再找我了。”此段话反映出他信仰转变后的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的明显改变[9]

争议

2025年,竹联帮第二任帮主黄少岑逝世后,外界传出许瑞弘曾被视为其接班人选之一,由于他在仁堂体系中地位资深,且为弘仁会创办人,相关传闻使他再度成为媒体焦点,并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根据警方扫黑蒐报资料,许瑞弘被列为竹联帮仁堂的“二代堂主”,尽管他多年来已退居幕后并转型为牧师,警方与社会舆论仍普遍认为他与竹联帮仁堂之间仍维持一定程度的关联[12][13]

同年3月,许瑞弘因涉嫌恐吓富商而遭警方拘提到案,适逢竹联帮第二任帮主黄少岑告别式结束,各派系正处于角逐帮主接班人选的敏感时期,其被拘提的消息引起媒体与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也使社会大众惊讶于他过往的黑帮背景。据媒体报导,警方在侦讯过程中询问许瑞弘是否有意角逐竹联帮新任帮主,他闻言后连忙否认,表示:“我没有喔!你们不要害我!”并强调自己早已退出江湖,不再插手帮派事务[1][14]。此一拘提行动被外界解读具有针对性,其时机选在帮主丧礼后不久,除刑事侦查意图外,也被认为可能具有警示或整肃帮派内部的意味[3][8]

Remove ads

轶闻

许瑞弘初入江湖时以“弘弘”为绰号,其后在竹联帮仁堂体系下成立分会时,取自身姓名中的“弘”字与仁堂的“仁”字,将组织命名为“弘仁会”[15]。随着势力扩大与名声渐起,他改以“麦可”作为新的绰号。据媒体报导,许瑞弘亦以两个绰号作为人际亲疏的区分:称呼他为“弘弘”者,多为早年相识的旧友与长期关系密切者;而“麦可”则为外界及后期江湖人士常用的称呼[16]

据媒体报导,许瑞弘与已故竹联帮第二任帮主黄少岑之间,曾因“弘仁会”与其他堂口之间的纷争产生嫌隙,当时黄少岑在处理相关纠纷时,被指未能保持公平与公正,导致许瑞弘对其失望,遂选择与黄少岑疏远,并逐渐淡出竹联帮活动。在黄少岑逝世后的丧礼中,竹联帮各堂口依序排班守灵,但仁堂体系并未被列入名单之中。此举被外界视为仁堂与竹联帮关系日益疏离的象征,也显示双方自此发展成相互独立、平行运作的局面[3][16][17]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