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词源谬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词源谬误(etymological fallacy)是一种起源谬误,系宣称某个字词在历史上有某种意义,因而现在某字词必然具有某种意义。

然而,许多字词的意义会随着时间改变,甚至变成完全相反,它们最初的意义未必能连结到现今的意义。

示例

例1

你说我叫你“支那人”是在骂你,但历史上“支那”一词可以是中性甚至是尊称,因此我现在叫你“支那人”不仅没有歧视,还是在夸赞你呢。

一个字词的意思和用法是会随着时代演变的,它的词源如何,不论是褒义还是中性词,并不意味着它到了现在的意思还是一样。

例2

“anti-semitism”的意思是反对闪族人,但而不是反犹太人,因此你不能称反犹言论“anti-semitism”。

“anti-semitism”代替了“Jew-hatred”一词,因此有了反犹太人之意。不能仅从字面上去解释词义,忽略了词源的发展和日常使用的情况。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