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词与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词与物
Remove ads

词与物》(法语: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66年出版的著作,全名为《词与物——人类科学的考古学》。出版时,福柯倾向于将该书命名为“事物的秩序”,但编辑希望改名为“词与物”,最后福柯让步了。而该书的英文版标题则为“事物的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

凭借《词与物》的问世,福柯成为知名的法国知识分子,但也因为“人之死”的结论而饱受批评。让·保罗·萨特就曾基于此点批判此书为“小资产阶级的最后壁垒”[1]。1978年的访谈中,福柯聊到结构主义者与这段评价,趣道:“可怜的资产阶级,若他们竟需要本人的理论作最后壁垒,他们已丧失权力了。”[2]

Thumb
宫娥维拉斯奎兹,1659

论点

《词与物》一书最主要的论点在于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即一个时代的知识型(法语:épistémè)。

知识型

《词与物》分析维拉斯奎兹的《宫娥》为开头。“人”是晚近诞生的概念,18世纪的现代以前并不存在,而关于“人”的知识,是历史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即知识型(法语:épistémè)。

福柯论及三段历史时期与知识型: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关注词与物的相似性(法语:ressemblance),依循契合性(法语:convenientia)、仿效性(法语:aemulatio)、类比性(法语:analogie)与交感性(法语:sympathie)等四种方式建立词与物的相似性。[3]
  2. 古典时期: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古典时期,词代表物。[3]词与物间的符号关系不再仰赖神秘的相似性[4],而是建立能解释事物秩序的对应关系,数学生物分类学博物学财富分析普通语法学相继诞生。[3]
  3. 现代时期:19世纪以来的近现代,生物学政治经济学语史学取代了上世纪的学问[3],现代知识型以“人”做为核心。
Remove ads

人之死

福柯认为现代的人文科学无法发现人的本质,而康德人无法成功[3]。既然“人”是现代知识型形塑的产物,也会如古典时期的知识型般地遭到颠覆,“人”也终将抹去,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5]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