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谢宝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宝胜
Remove ads

谢宝胜(1859年—1912年),字子兰安徽寿州人。清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性情刚烈,曾因事不利,两度出家为道士,因清朝覆灭而饮弹自裁

事实速览 谢宝胜, 族裔 ...

生平

最初跟随金顺征战西部边陲,随后跟随宋庆马玉崑攻克肃州及关外诸城,积勋至都司。因事与马玉崑相左,此后弃官离开,在天山的博克达山当道士。

光绪十五年,马玉崑担任直隶提督,鸠集旧部,多次招谢宝胜出山。谢宝胜受感动,出山并献方略。

光绪二十年,参加甲午战争,次年跟随马玉崑出关,在朝鲜半岛日军交战数十次。马玉崑之弟身陷重围,由谢宝胜救出。此后《马关条约》成,清朝承认败给日本台湾割让,赔款白银二万万两,谢宝胜非常愤怒,再次出家当道士,并于京师白云观羁迹数年[1]

义和团之乱期间,柴洪山统武卫护军,荣禄檄令其出山,领前路后营,已留河南,更名为精锐军,领左营,寻改为筦豫北军。嫉妒者诬陷,巡抚吴重憙上疏辨其冤。此后他驻军黄河陕县汝阴最久,将士都互相畏惧心服,军旗所指,纪律肃然。此后升任副将[2]

宣统元年,授河北镇总兵。次年改任南阳镇总兵,并节度河南陕县汝州军。谢宝胜此后还平定各地盗乱[3]。宣统三年,移师嵩县,此后与北上的革命军交战,部队因兵粮不足而退守裕州。在自己不同意的情况下,被列名《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电》,之后听闻宣统退位诏令之后,他召集士兵,勉励他们尽忠报国。同夜整肃衣冠,吐血数升,饮弹自尽,将士们痛哭流涕,用军旗包覆他的遗体,舁至独头镇收敛之[4]。其画像收于《庚子辛亥忠烈像赞》。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470》,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