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说文解字注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说文解字注》,凡30卷,清代段玉裁著。

概要
段玉裁是戴震的弟子,戴震最早将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以为“故训音声相表里”。段玉裁在这个基础下,分古音为十七部,根据许慎《说文解字》的体例和宋朝以前的著作中所引用的《说文解字》的词句,对《说文解字》进行了校正,改正讹误,创通条例,至嘉庆十二年(1807年),花了30多年的时间写下了《说文解字注》30卷,王念孙推祟说,自许慎之后“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说文解字注》全书刻成。
虽是校注《说文》,但本人太过自信,勇于改篆从己,不免有些篆形或解读上流于专断[1];例如史学家唐德刚在大学时期曾指出《说文解字注》中对“县”解释为“县者悬也,悬于郡也”,认为应是“县者悬也。悬而未决或悬而未封”,而非“悬于郡者也”[2]。
相关著作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