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象征天皇制
战后日本国现行基本国体制度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象征天皇制(日语:象徴天皇制/しょうちょうてんのうせい shōchō tennōsei)是指在《日本国宪法》规定之下,天皇为日本国家以及国民整体象征的制度,类似于欧洲国家的君主立宪制。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8月21日) |
概要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1条规定,天皇乃日本国之象征,亦为日本国民统合之象征,其地位是基于主权所存在之日本国民的总意。关于国事之一切行为,必须经过内阁之助言与承认,而由内阁负其责任。缘此,现今的天皇为君主立宪制之虚位元首。
地位
与明治宪法的天皇旧制相比,天皇从神格国家元首降为一般国家象征地位,天皇主权变更为国民主权,天皇职能大量限缩。现制天皇无旧制之统帅权、发布紧急命令(敕令)和命令等权力,国务大臣向国会负责而非旧制向天皇负责;现制天皇国事行为须经内阁助言与承认、才可被动行使与认证,不像旧制可主动行使、内阁辅弼副署之。旧制天皇总揽统治权集行政、立法、司法权于一身,现制三权分立归于内阁、国会、最高裁判所及下级裁判所。
如据日本国宪法条文用词及职权来看,天皇现制不但大幅弱化,且无明定国家元首之地位;然而,不能就此骤定天皇不具国家元首身份。不论解释宪法或法律,得探求当初制宪、立法意旨。指导制定日本国宪法的麦帅三原则即指出,天皇为“国家元首”(head of the state)的地位。与一般君主立宪制相比,日本现行天皇制职能消极程度,仅次于1974年修宪后已不具行政权能及统治权的瑞典国王。
Remove ads
评价
在日本国宪法颁布施行前的1946年5月27日,《每日新闻》早刊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85%的受访者支持“象征天皇制”。
而根据NHK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认为“天皇应该就像现在一样作为一种象征”。 此外,当被问及“您认为现任天皇是否履行了象征性的职责?”时,有85.2%的受访者回答“充分履行了职责”和“在某种程度上充分履行了职责”。
自民党在2010年发布的“平成22年纲领”中提及,“我们在象征着日本和国家统一的天皇陛下之下,建设了今天和平的日本。”此外,在2012年公布的《日本国宪法修改草案》的《序言》中提到,“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并且拥戴作为国民整体象征的天皇的国家”。其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并维持象征天皇制这一政策。
在自民党2012年的宪法修正案草案中,日本被定义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立宪民主党在2017年宣布的政治纲领中表示,“在象征天皇制下,我们将坚决维护宪法下的‘国民主权’、‘尊重基本人权’和‘和平主义’。 我们将从深化立宪主义的角度进行宪法辩论”,表明了维持象征天皇制的政策。
《产经新闻》于2013年发表了名为《国民宪法》的宪法修正案草案,其中第一条提案“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提议维持象征天皇制的政策。 此外,同时在第2条明文提案“天皇是日本的元首,代表了日本”。
《读卖新闻》也发表了一项“宪法修正案提案”,也保留了象征天皇制的政策。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