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平洋潜泥蛤
缝栖蛤科海神蛤属的一种软体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平洋潜泥蛤(学名:Panopea generosa),俗名象拔蚌,JBP,又名象牙蚌、皇帝蚌、女神蛤、肉蚌,是一种可食用蛤蜊,象拔蚌的壳一般长15-20厘米,但是其虹管可长达一米,形似象鼻,又大又多肉,因此被称为“象拔蚌”。原产地在北美洲西海岸北太平洋沿海[1][2],当由尤以华盛顿州及温哥华海岸盛产。
象拔蚌在蛤蜊中体积是相当大的,成年期之后其天敌很少,因此也是自然界的长寿物种,最长寿的纪录是168岁。[3]象拔蚌为一种受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过往由于北美当地人并不吃象拔蚌,当地的象拔蚌生长状况良好。自从于1970年代由香港新同乐鱼翅酒家少东袁兆英先生把它引进入香港售卖后[4],开始了商业捕捞。从此,很多美洲华裔移民开始捕食及出售[4]。象拔蚌在亚洲食品市场很受欢迎,野生数量快速下降。当地的象拔蚌开始濒临绝种[4]。现在已有很多来自人工养殖。人工养殖过程是否会破坏环境还有待观察。
Remove ads
特征
象拔蚌一般生活在水温为3-23℃的海域,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象拔蚌首4年生长较快,1龄贝壳长5-6厘米,重36-40克;2龄贝壳长8-10厘米,重200-250克;3龄贝壳长10-12厘米,重400-500克;4龄贝壳长12-15厘米,重500-800克。随着年龄增长,贝壳生长渐变缓慢,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寿命可达100多年。
象拔蚌每年繁殖季节是在4-7月。个体产卵量达1000-2000万粒,产卵水温为14-17℃。卵径为82微米,受精卵经4-5天,发育成D形幼虫(120-130微米);10-12天发育成壳顶幼虫(160-180微米);30天左右幼虫下沉,随着变态,壳长达350-400微米。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