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猫颌兽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貓頜獸屬
Remove ads

猫颌兽属学名Aelurognathus)是已灭绝合弓纲的一属,属于兽孔目丽齿兽亚目,化石发现于南非卡鲁盆地小头兽组合带(Cistecephalus assemblage zone),地质年代为二叠纪晚期吴家坪阶。猫颌兽的头颅骨长30公分,完整身长估计约1.5米[1]。 在1913年,南非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布鲁姆(Robert Broom)、席尼·贺顿(Sidney H. Haughton)将这些化石命名为Scymnognathus tigriceps。在1924年,席尼·贺顿将这个种建立为新属,模式种Aelurognathus tigriceps。猫颌兽的属名意为“的颌部”。在2007年的研究,将五个被归类于其他属的种,改归类于猫颌兽,包含:A. alticepsA. broodieiA. feroxA. kingwilli、以及A. maccabei[2]

事实速览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Thumb
猫颌兽的头部想像图
Thumb
猫颌兽的头颅骨标本

在Tropidostoma集合带发现的一个二齿兽类化石与旁边的断裂牙齿,显示这个二齿兽类死后的尸体曾被吞食。这个二齿兽类的身体化石后半段,带有尸体被咬食的迹象,显示这个二齿兽类死后的身体后半段曾被啃咬,后肢被吞食者移动过,以食用身体腹部的肉块。根据小型门齿化石,显示猫颌兽无法直接咬穿骨头,而是用牙齿直接撕裂肉块,如同现代非洲野犬。根据身体化石的齿痕,应该不是由当地的猫颌兽所留下,而是由其他肉食性动物留下的[3]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